当前位置:
编号:10510382
PET显像在确定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上的临床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2月9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47期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准确的临床TNM(c-TNM)分期对于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包括新辅助化疗)和预后至关重要。临床过高分期可能使患者失去手术时机,过低分期会导致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手术探查。目前传统的影像学手段(主要是CT)进行的c-TNM分期与病理分期(p-TNM)的总符合率约35%~40%,T分期的一致性为70%左右,N分期的一致性为50%左右。可见,T亚组的临床分期较易,而N亚组的临床分期较难。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PET)是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上开始应用的一种新型医学影像技术,它采用正电子标记的模拟生理代谢物的放射性药物,在生理条件下追踪人体活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形成功能代谢影像。PET在肿瘤的鉴别诊断、定性、分期、恶性度分级、判定预后及治疗效果、确定有无复发和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术前明确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对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NSCLC患者的TNM分期主要依靠常规的胸部X线、胸部CT、头颅CT、骨扫描、腹部超声等检查,但是由于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检查以后部分认为早期的患者实际上已存在微转移,而另一部分认为有纵隔淋巴结转移者实际上并不存在。尽管经纵隔镜淋巴结活检和经纤维支气管镜淋巴结穿刺活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但因其具有有创性和存在一定的并发症而不如影像学检查能被国人接受。
, http://www.100md.com
    肺癌传统的分期方法如CT、MRI等影像学手段诊断淋巴结有无转移的基础依赖于淋巴结的大小和形态。1991年Webb统计,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约为52%及69%。1992年,Dukzebruck等报告1400例肺癌手术患者的CT诊断结果,其对N分期的准确率仅为47%;胸部CT扫描诊断N2的敏感性为25%~71%,特异性46~95%。纵隔淋巴结影像学定性(CT、MRI)的准确性较低,且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50%)及假阴性率(20%)。

    PET用于肺癌分期的可行性主要有:①PET扫描仪的分辨率可达5~7 mm,能够发现较小病灶。②PET显像的基本属性是生物代谢和功能显像,这些信息可以通过靶器官或靶组织对显像剂的摄取来反映。对肿瘤灶探测来说,在肿瘤原发灶吸收显像剂的同时,任何部位的转移灶由于生物学性质相同,因此也会摄取显像剂而显影。PET肺癌分期的优点:①是一种灵敏度很高的无创性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病灶。②通过全身扫描,能够将内脏器官、淋巴结、软组织、骨骼和脑内的肿瘤灶一次检测出来。③对于那些难以获得原发灶病理诊断的病例,PET可将原发病灶良、恶性鉴别与肿瘤分期联合进行。
, 百拇医药
    PET在肺癌患者中检查的重要意义在于改进了治疗方案,对那些确诊的肺癌患者首先除外远隔转移,然后是确定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通过半定量分析代谢信息,可早期发现肿瘤转移灶,使治疗不当的比率下降。据美国Gupta于1995年统计,因肺癌诊断失误导致的不必要开胸探查每年约20000~25000例,开胸却无法切除肺癌的患者高达30000例,每年增加2.5亿美元支出。日本学者报告,使用PET以后,应该手术而未手术者每年较传统方法减少3238例,不该手术而手术者减少3052例,真正应该手术者增加,省去手术费22亿日圆。

    近年来,有关PET在肺癌分期中作用的报告越来越多,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也高于CT(但没有高于20世纪80年代报告的CT效果)。另外,PET在鉴别良、恶性病变方面的准确性也较高,故有人认为,PET可以被看作“代谢性纵隔镜”,且有取代纵隔镜手术的趋势,但这种呼声远没有当年的CT高。1998年Vansteenkiste等通过对68例NSCLC的前瞻性研究,分析了PET在淋巴结分期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3%、95%及94%,其中阴性准确率高达99%,阳性准确率为86%。因此Vansteenkiste提出,对于PET检查阴性的患者可不必行纵隔镜手术;而对于PET检查阳性的患者,则仍应行纵隔镜手术,以使部分假阳性的患者能够接受手术治疗。基于CT之“前车之鉴”,10年以后,PET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是否依然如故,是否仍为人们心仪的“宠物”,还有待观察和证实。, http://www.100md.com(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PET中心 马云川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准确的临床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