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大家谈期待“狗医生”看病说明什么
《解放日报·解放周末》2004年12月4日讯:“世上只有人医狗,闻所未闻狗医人。”但据报道,前不久,四川成都出现了一批“狗医生”———通过亚洲动物基金会培训、测试的几条小狗,来到了四川大学附属华西第四医院姑息关怀科危重病房,进行了它们的首次“出诊”。有的“狗医生”温顺地伏在病人怀里,不时舔舔病人的手和脸,惹得病人开心地笑起来;有的“狗医生”伸出一只“手”和病人相握,让久卧病床的老人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而当“狗医生”出诊结束时,病人们都显得非常留恋。0o, http://www.100md.com
据悉,不少地方得知消息后,纷纷期望“狗医生”给本地病人“看病”。亚洲动物基金会表示,尽力争取在短期内将“狗医生”带到上海,或为上海培训更多的“狗医生”。0o, http://www.100md.com
这一消息经媒体披露后,使得众多上海市民为之期待。其中不乏好奇者,但也有一些市民由此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人们期待“狗医生”来看病,这是不是也从一个侧面向医疗行业发出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的呼唤呢?0o, http://www.100md.com
应引起医疗机构的反思0o, http://www.100md.com
人们对“狗医生”来沪满怀期待,这反映了一些病人心灵上的孤寂。换个角度来看,把陪伴、安慰病人,给予他们心灵慰藉的任务交给狗来完成,是否也是对现今医疗机构的护理工作不到位的一种批评?0o, http://www.100md.com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模式已经从单一的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治疗的模式。按照现代护理学的要求,护理人员的职责不光是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关注病人的身体康复,也要关注病人的心理调节,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关怀。但现在,医院的护理人员常常只是应付日常的治疗工作,病人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这正是“狗医生”一出现即受到人们欢迎的原因之一。但愿“狗医生”的出现,也能引起一些医疗机构及相关人士的反思。0o, http://www.100md.com
期待更人性化的服务0o, http://www.100md.com
现在的医院不断推陈出新,想出了很多办法来服务病人。医院在不断进步,但做得还远远不够。比如,医生、护士称呼患者,至今仍大多直呼床号,不说姓名。而人们明明知道“狗医生”不能给自己诊断、打针、做手术,却仍然对其表示出热情的欢迎,其实也只是因为,我们的医疗工作者在按部就班地做完自己该做的事之后,没有向前再多走一步,给予病人更体贴周到、更人性化的服务。0o, http://www.100md.com
一位护士朋友曾对我说,“真正合格的护士是将病人看作自己家人的护士”。医务工作者在这个时候应该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在工作中对患者的关怀是否到位,是否该再向前走一步,莫让几条小狗抢了先。
请理解病人的需要ua9, 百拇医药
“面对狗医生,病人们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狗医生惹得病人开心地笑了起来”……虽然病人们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我们能从这些描述中想像他们的心情,一定是欢欣的。我也能够想像,在“狗医生”没来“看病”以前,病床上的他们,心情一定是孤单的、寂寞的。我仿佛感受到病人们精神生活的寂寞和无聊,甚至有被社会“遗弃”的失落感,我能够听到一些病人从心底里发出那不堪孤ua9, 百拇医药
独的“呐喊”。为病人请最好的医生,让病人用最昂贵的药物、住最高档的病房,有些人以为这就是对病人最好的给予。殊不知,一些重症患者走到生命路程的最后一段,需要的已经不仅是用药物和器械来延长生命,而更是盼望用快乐、幸福的感受使生命的质量得以提高。ua9, 百拇医药
这样选择是一种无奈ua9, 百拇医药
人生最后的快乐竟要从宠物那里获得,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人类的一种悲哀?我认为,人与宠物之间的沟通固然可以给人以慰藉,但基于人际交往的社会化关系,这是动物无论如何也无法取而代之的。如果真的有人选择了“狗医生”,其实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退而求其次”。ua9, 百拇医药
重症患者和高龄老人,是社会中的弱势人群,这就要求他们的亲人给其多一些亲情关怀。毕竟,宠物只能帮助病人排遣孤寂,而真正得到关爱,仍然需要通过与人的交流,那才是对心灵最大的抚慰。“狗医生”确实能够让病人露出久违的笑容,成为孤独病人、老人们的辅助治疗伴侣,但老人们苦恼的笑容里是否隐含着对为人子、为人女者的一丝谴责?有人说,“长辈替孩子们挡着天堂的门,当他们离开的时候,这扇门就打开了。”我们不该让老人们孤独而落寞地离去。ua9, 百拇医药
探索治疗方式多元化ua9, 百拇医药
“狗医生”也好,“猫医生”也好,其实都是“宠物治疗”,这在国外已不鲜见。在许多发达国家,独居老人就多以养宠物作为排解孤独的办法。冠以“狗医生”的称号,有夺人眼球之意。但从治疗角度出发,这却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是对治疗方式多元化的一种有益探索。ua9, 百拇医药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而如今的一些医院,大都只注重医疗方案和护理程序,往往忽视病人的心理调节。用可爱的小狗担任心理疏导师的角色,不仅有助于病人保持良好心情,活跃病房气氛,而且可以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常规治疗的效果。此外,宠物“医生”还可以帮助患有智力障碍和孤独症的孩子,这些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但却能在同宠物玩耍的过程中逐渐开启心灵的大门。因此,我们不妨训练更多的“狗医生”、“猫医生”,更好地为病人服务。ua9, 百拇医药
三言两语ua9, 百拇医药
培训“狗医生”,恐怕费用不菲。不光平时要喂养、照看,还要随时保持宠物的清洁、健康。至于训练“狗医生”和病人相处,更要投入许多人力、物力。然而,如果培训一批护工或组织一些志愿者与病人进行情感交流,不仅同样能缓解病人的孤独感,抚慰他们的心灵,而且投入的成本应该会比培训“狗医生”小。(曲兰)ua9, 百拇医药
“狗医生”的尝试,体现了人们对老龄化问题的关注。我们的社会正日益走向老龄化,如果老年人问题均由家庭独立解决、或者由医院承担,那将会越来越困难。无疑,社会必须承担起一部分责任。为此,我们的社区、志愿者应该发挥作用,并形成持之以恒的制度,别让老年人成为被遗忘的人群。ua9, 百拇医药
链接ua9, 百拇医药
早在19世纪,欧洲国家就采取让被收容者通过照料小动物来学会自我控制的治疗方法。1960年,美国将宠物辅助治疗的方法运用在儿童精神症中。上世纪90年代,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调查指出,与宠物相伴,对心理疾病和慢性病有治疗作用。ua9, 百拇医药
并不是每一只宠物都能做“医生”的。据介绍,除了脾气温顺、愿意并容易和人接近等条件,“狗医生”还得具备特别强的忍耐力。凡健康活泼、脾性驯良的狗,不论血统、不分肤色,都可以参加“狗医生”计划。由当地动物福利组织推荐,合法注册、防疫的狗在主人的陪同下,经过兽医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代表接受身体和性格检查,获得“狗医生”行医证明和牌照后,才可投入服务。ua9, 百拇医药
“狗医生”通常在志愿者主人的陪伴下,定期定点进行探访。探访时间多为一小时。陪同“狗医生”探访的狗主人,需要携带狗的牌照、项圈以及供病人喂饲“狗医生”的水碗、饼干或其它小吃。
据悉,不少地方得知消息后,纷纷期望“狗医生”给本地病人“看病”。亚洲动物基金会表示,尽力争取在短期内将“狗医生”带到上海,或为上海培训更多的“狗医生”。0o, http://www.100md.com
这一消息经媒体披露后,使得众多上海市民为之期待。其中不乏好奇者,但也有一些市民由此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人们期待“狗医生”来看病,这是不是也从一个侧面向医疗行业发出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的呼唤呢?0o, http://www.100md.com
应引起医疗机构的反思0o, http://www.100md.com
人们对“狗医生”来沪满怀期待,这反映了一些病人心灵上的孤寂。换个角度来看,把陪伴、安慰病人,给予他们心灵慰藉的任务交给狗来完成,是否也是对现今医疗机构的护理工作不到位的一种批评?0o, http://www.100md.com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模式已经从单一的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治疗的模式。按照现代护理学的要求,护理人员的职责不光是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关注病人的身体康复,也要关注病人的心理调节,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关怀。但现在,医院的护理人员常常只是应付日常的治疗工作,病人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这正是“狗医生”一出现即受到人们欢迎的原因之一。但愿“狗医生”的出现,也能引起一些医疗机构及相关人士的反思。0o, http://www.100md.com
期待更人性化的服务0o, http://www.100md.com
现在的医院不断推陈出新,想出了很多办法来服务病人。医院在不断进步,但做得还远远不够。比如,医生、护士称呼患者,至今仍大多直呼床号,不说姓名。而人们明明知道“狗医生”不能给自己诊断、打针、做手术,却仍然对其表示出热情的欢迎,其实也只是因为,我们的医疗工作者在按部就班地做完自己该做的事之后,没有向前再多走一步,给予病人更体贴周到、更人性化的服务。0o, http://www.100md.com
一位护士朋友曾对我说,“真正合格的护士是将病人看作自己家人的护士”。医务工作者在这个时候应该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在工作中对患者的关怀是否到位,是否该再向前走一步,莫让几条小狗抢了先。
请理解病人的需要ua9, 百拇医药
“面对狗医生,病人们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狗医生惹得病人开心地笑了起来”……虽然病人们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我们能从这些描述中想像他们的心情,一定是欢欣的。我也能够想像,在“狗医生”没来“看病”以前,病床上的他们,心情一定是孤单的、寂寞的。我仿佛感受到病人们精神生活的寂寞和无聊,甚至有被社会“遗弃”的失落感,我能够听到一些病人从心底里发出那不堪孤ua9, 百拇医药
独的“呐喊”。为病人请最好的医生,让病人用最昂贵的药物、住最高档的病房,有些人以为这就是对病人最好的给予。殊不知,一些重症患者走到生命路程的最后一段,需要的已经不仅是用药物和器械来延长生命,而更是盼望用快乐、幸福的感受使生命的质量得以提高。ua9, 百拇医药
这样选择是一种无奈ua9, 百拇医药
人生最后的快乐竟要从宠物那里获得,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人类的一种悲哀?我认为,人与宠物之间的沟通固然可以给人以慰藉,但基于人际交往的社会化关系,这是动物无论如何也无法取而代之的。如果真的有人选择了“狗医生”,其实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退而求其次”。ua9, 百拇医药
重症患者和高龄老人,是社会中的弱势人群,这就要求他们的亲人给其多一些亲情关怀。毕竟,宠物只能帮助病人排遣孤寂,而真正得到关爱,仍然需要通过与人的交流,那才是对心灵最大的抚慰。“狗医生”确实能够让病人露出久违的笑容,成为孤独病人、老人们的辅助治疗伴侣,但老人们苦恼的笑容里是否隐含着对为人子、为人女者的一丝谴责?有人说,“长辈替孩子们挡着天堂的门,当他们离开的时候,这扇门就打开了。”我们不该让老人们孤独而落寞地离去。ua9, 百拇医药
探索治疗方式多元化ua9, 百拇医药
“狗医生”也好,“猫医生”也好,其实都是“宠物治疗”,这在国外已不鲜见。在许多发达国家,独居老人就多以养宠物作为排解孤独的办法。冠以“狗医生”的称号,有夺人眼球之意。但从治疗角度出发,这却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是对治疗方式多元化的一种有益探索。ua9, 百拇医药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而如今的一些医院,大都只注重医疗方案和护理程序,往往忽视病人的心理调节。用可爱的小狗担任心理疏导师的角色,不仅有助于病人保持良好心情,活跃病房气氛,而且可以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常规治疗的效果。此外,宠物“医生”还可以帮助患有智力障碍和孤独症的孩子,这些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但却能在同宠物玩耍的过程中逐渐开启心灵的大门。因此,我们不妨训练更多的“狗医生”、“猫医生”,更好地为病人服务。ua9, 百拇医药
三言两语ua9, 百拇医药
培训“狗医生”,恐怕费用不菲。不光平时要喂养、照看,还要随时保持宠物的清洁、健康。至于训练“狗医生”和病人相处,更要投入许多人力、物力。然而,如果培训一批护工或组织一些志愿者与病人进行情感交流,不仅同样能缓解病人的孤独感,抚慰他们的心灵,而且投入的成本应该会比培训“狗医生”小。(曲兰)ua9, 百拇医药
“狗医生”的尝试,体现了人们对老龄化问题的关注。我们的社会正日益走向老龄化,如果老年人问题均由家庭独立解决、或者由医院承担,那将会越来越困难。无疑,社会必须承担起一部分责任。为此,我们的社区、志愿者应该发挥作用,并形成持之以恒的制度,别让老年人成为被遗忘的人群。ua9, 百拇医药
链接ua9, 百拇医药
早在19世纪,欧洲国家就采取让被收容者通过照料小动物来学会自我控制的治疗方法。1960年,美国将宠物辅助治疗的方法运用在儿童精神症中。上世纪90年代,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调查指出,与宠物相伴,对心理疾病和慢性病有治疗作用。ua9, 百拇医药
并不是每一只宠物都能做“医生”的。据介绍,除了脾气温顺、愿意并容易和人接近等条件,“狗医生”还得具备特别强的忍耐力。凡健康活泼、脾性驯良的狗,不论血统、不分肤色,都可以参加“狗医生”计划。由当地动物福利组织推荐,合法注册、防疫的狗在主人的陪同下,经过兽医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代表接受身体和性格检查,获得“狗医生”行医证明和牌照后,才可投入服务。ua9, 百拇医药
“狗医生”通常在志愿者主人的陪伴下,定期定点进行探访。探访时间多为一小时。陪同“狗医生”探访的狗主人,需要携带狗的牌照、项圈以及供病人喂饲“狗医生”的水碗、饼干或其它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