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514612
急性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及通心络抑制MMP9表达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6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5年第1期
急性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及通心络抑制MMP9表达的作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黄一宁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急性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及通心络抑制MMP9表达保护血脑屏障的作用。

    急性脑梗死后再通与过度再灌注损伤 据统计53.4%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7天内的急性期其闭塞血管可自行再通,临床也常采取溶栓或介入治疗以保证血管再通。血管再通后有两种发展途径,即有效再灌注和无营养性过度再灌注。发生无营养性过度再灌注的机制是①血脑屏障(BBB)破坏;②颅内小血管自身调节衰竭;③局部血管扩张。过度再灌注严重时可造成血管破裂,引起梗塞后出血,这是血管成型术后和溶栓后导致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MMP9对血管损伤的作用 金属蛋白酶(MMP9)是存在于细胞外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当组织缺血时,MMP9明显增加,并将胶原蛋白溶解,造成血管损伤出血。人脑出血24小时内MMP9的表达就明显升高,使局部微血管基质发生蛋白水解,从而造成过度再灌注损伤。MMP9阻断剂可保护脑组织免遭再灌注损伤。

    通心络可抑制大鼠MMP9表达 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和溶栓前预防性给予通心络,24h后通心络组(n=7)脑组织梗死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n=7),神经元中MMP9的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5天后MMP9的阳性细胞数仍显著降低。提示通心络可能通过某些途径直接或间接地抑制缺血后MMP9的表达,具有脑梗死后血脑屏障保护作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