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雾里”细“看花” 凌昌全谈“证”的现代研究
如何认识“证”的定义,何为“证”研究的真正“症结”,怎样认识“证”研究的现代思路
关于中医证候学的研究焦点——“证”,学者们始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旁观者也总是如“雾里看花”,不甚了了。如何认识这个重要的核心问题?日前,记者得到了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中医科凌昌全教授颇有见地的“解读”。如何认识“证”的定义
自新中国的中西医结合工作开展以来,学者们围绕着“证”进行了40多年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也为“证”下了一系列新定义。但是,由于不同学者的研究、描述角度不同,其定义也就不同。因此,给人们普遍、整体的印象为:“证”是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以致于许多业内人士也认为“证”的概念不清,难以深入研究。
对此,凌教授指出:这是因“证”的传统定义与现代定义被混淆而造成的误解。任何概念都会随社会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证”的现代定义,要达到共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目前出现各家学说是很正常的事。我们对于“证”的传统定义和现代定义要进行正确区分。否则,对一个定义都不清楚的‘概念’进行深入研究,岂不显得荒唐吗?
“证”的传统定义是基本清楚的,是应该有共识的。那么,“证”的传统定义是什么?凌教授说:“‘证’在古代医学文献中与‘症’相通。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强调‘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金匮要略》以‘病脉证治’为主线;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有‘诸病证候’;元代朱丹溪有《脉因证治》专著;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一有草率,不堪司命。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紧要。’在上述医籍中,所述‘证’所涵盖的范围,都是病人就诊时的症状和体征;认为在传统中医诊治疾病过程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