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医药工作
编号:10513927
弘扬传统显特色增创社区卫生服务新优势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74期
     2003年我区被卫生部、民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31个有中医药特色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我区抓住这个有利契机,不断改善基础办医条件,完善了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为补充的新型城区卫生服务体系。

    荔湾区是广州市中心老城区,辖区总面积16.2平方公里,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早在1932年,就形成著名的中医街,中医名家辈出。辖内医药资源丰富,有敬修堂药厂、潘高寿药厂、市中药一厂等中药企业,占广州药业集团属下公司的一半;有养生食疗馆72间、各种中医凉茶铺96间、全国知名的清平中药材市场。区辖内有三甲医院三家(包括市中医院)、二级医院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还有区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逐步建立了功能合理、层次分明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创建有中医药特色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进综合改造工程,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我区地狭人稠,寸土尺金,扩展医疗卫生业务用地的难度大。为解决制约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区启动了综合改造工程,对全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改造,并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产重组。
, 百拇医药
    我区通过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变以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几个卫生服务站的模式,调整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布局,除沙面街由于人口原因只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外,其余12条行政街都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新建、置换、原地扩征、易址建设、公建配套等多种方式进行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和改造,预计全部工程完成后,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增设中医诊室、中药房和完善的康复理疗设备,业务用房面积达到400平方米以上,华林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以上。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由原来的0.52万平方米增加到1.51万平方米,增量比例达190%。

    推进卫生信息化工程,加快卫生现代化进程。我区充分利用现有的长城宽带网络资源,正在建设基于宽带接入的医疗卫生信息网络,目前已完成了区信息中心、区卫生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和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网络升级和改造,实现全区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省、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的高速互联互通。广大市民将可以通过网络在家中便可查询自己的健康资料,享受便捷的全方位的疾病诊治、中医药咨询、健康教育、医疗保健等健康服务。
, 百拇医药
    推进人才工程,提高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严把卫生队伍入口关,今年已向社会公招31人。推行全员聘用制,目前所有集体所有制医疗单位已完成人员聘用工作,已经分流安置了232人。加强与高等医学院校、卫生科研机构的合作,举办多期全科医生培训班、社区护士培训班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加强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技术指导,定期选派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到区以上医院学习和挂职锻炼,并鼓励聘用各医院在职和退休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兼职,目前已聘请了102人。大力实施“杏林工程”,加大名中医培养力度。从2001年起我区就通过建立名中医带徒的师承关系,开展省、市、区名中医和临床一线中医药专家临床诊疗技术的整理与研究,已完成了第一批10名区名中医的师承工作,现又启动了第二期名中医评选工作和师承工作。

    推进中医建设工程,促进中医药进入社区。中医药是我区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结合现代化商贸文化旅游区的建设,大力发展中医事业。

    推动中医药技术进入社区,使社区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大功能中都能体现中医药的特点。目前,有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为主,其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了中医诊室。
, http://www.100md.com
    加强对区中医医院、区骨伤科医院和辖区内各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建设。区中医医院是全省惟一一所具有全国重点专病建设项目的区级医院,其“不孕不育专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病建设项目。该专科和区骨伤科医院的“颈椎病专科”一起通过了广州市卫生局“1357”工程重点中医专科验收。

    在社区建设国医馆系列,为名中医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也建立一个向社会宣传名医、名科、名院的窗口。目前,我区已建有西关、沙面、荔港3间国医馆。西关国医馆在内、外、妇儿、骨伤、杂病等中医治疗上均有独特优势;沙面国医馆侧重于理伤、茶疗和休闲保健;荔港国医馆则擅长按摩、推拿、光疗、水疗、薰洗。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我区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岸四地中医药养生保健(广州)论坛”,“科普网络传万家,养生保健到荔湾”、“创新科学引领时尚,养生科学传播文明”等大型咨询活动。各街道每月举行1次以上大型中医专家义诊咨询活动,在各社区开展居民养生保健知识系列讲座,,区卫生局、区绿委办与王老吉药业集团合作,在西焦公园建设一个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中医药文化广场和中药园圃。我区还大力扶持有西关特色的药膳食肆和养生馆的建设,并将逐步修复孙中山在冼基开设的东西药局、李小龙武馆等,开发中医药主题的旅游路线和旅游产品,丰富“荔湾中医药一日游”的内涵,营造“养生保健到西关,延年益寿在荔湾”的氛围。
, http://www.100md.com
    推进体制创新工程,增加卫生发展活力。目前,我区积极推进办医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办医体制改革重点引导和扶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承办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多样化、多形式的办医模式。计划对区医联属下各集体所有制医疗单位进行清产核资,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对不同规模和资产存量的医疗机构进行股份制、租赁和技术项目合作等模式的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将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参保人员的有关费用按规定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将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

    推进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工程,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在抗击非典斗争后,我区进一步完善了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组成的公共卫生网络,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体系。去年投入550万元高标准改造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增加了实验室面积500平方米,新添一批先进仪器设备。我区始终将社区作为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防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所有专业技术人员接受过专门培训,临床医务人员都掌握疫情报告、医学观察和病例排查、转运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
, http://www.100md.com
    我区在创建有中医药特色的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工作过程中,在全面推进六大工程的同时,积极探索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新模式,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六大功能。

    一、实施项目管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我区实行了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在2001年制定了《荔湾区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实施方案》,把社区卫生服务中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服务项目如儿童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儿童保健、健康教育、老年保健、精神病防治康复等纳入项目管理,每半年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划拨社区卫生服务经费。同时选择一些项目给予重点投入和扶持,以提高政府资源的使用效率,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高主动服务的意识。通过三年的实践证明,对社区卫生服务实施项目管理后,我区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二、科研进社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科技含量

    我们结合社区的慢性病管理,通过科研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水平。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联合开展的《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研究》课题,被定为广东省“九五”重点攻关课题。由钟南山院士牵头,西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广州医学院合作开展《广州地区人群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的社区干预与结合防治研究》课题研究,被定为全国“十五”重点攻关课题华南研究基地,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近期区疾控中心与广州医学院合作的《广州市荔湾区居民中医药健康促进规划实施与效果评价研究》已在广州市科技局立项。通过一系列的科研课题研究,力求建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模式,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 百拇医药
    三、名中医进社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吸引力

    积极聘用医院在职和退休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兼职,定期派出名中医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和探视家庭病床病人。区中医学会在各街道每月安排一次名中医养生保健课程,使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更加深入民心。实践证明,利用名医作为载体,大大加快了中医药进入社区的进程,提高居民对社区中医药服务的知晓率和满意率。

    由于六大工程的顺利推进和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新模式的形成,有力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功能的完善。目前,我区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率为100%,计划免疫接种率为97.6%,建立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21603个。在医疗康复方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充分运用各种中医药方法处理社区常见多发病,2004年1至9月,建立家庭病床853张,我区社区卫生服务门诊量为594354人次,其中中医门诊量为293043人次,占总门诊量49.3%。经综合调查,居民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知晓率为90%,综合满意率为97%。, 百拇医药(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