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题解(名词解释篇)
来源:
1 七方
七方,是方剂分类之一。首见于《内经》,即大、小、缓、急、奇、偶、复七类不同的方剂。
2 十剂
十剂,方剂分类方法之一。始于北齐徐之才《药对》,指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剂。
3 君药
君药,方剂组成原则之一。即指方中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主药。
4 逆流挽舟法
逆流挽舟法,治疗方法之一。指用败毒散治外邪陷里而成痢疾者,使陷里之邪,仍由里出表而愈,如逆水中挽舟上行之意,故称逆流挽舟。
, http://www.100md.com
5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名。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具有峻下热结之效,用治实热积滞证。因本方有泻热结,承顺胃气之下行,可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大承气。
6 增水行舟法
治法名。对温病热结液枯的便秘症,以大量滋阴补津液之品,使热结液枯的粪便得以自下,犹如水涨则船行通畅之意。代表方如增液汤。
7 和解少阳法
和解法之一。治疗外感热性病邪在半表半里(少阳经)的方法。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等。代表方如小柴胡汤。
8 痛泻要方
方名。由白术、防风、白芍、陈皮组成,有泻肝补脾之功。用补脾泻肝的药物来治疗土虚木乘,脾受肝制的肠鸣腹痛腹泄,泻后腹痛不减的方剂。
, 百拇医药
9 辛开苦降法
治法之一。对肠胃不和,寒热互结,气失升降之心下痞、呕吐、下利病证的治法。常用辛温与苦寒药物伍,开结散寒,苦降泄热。如半夏泻心汤中干姜、半夏与黄芩、黄连的配合,即属辛开苦降法。
10 清营凉血法
治法之一。是清除热性病邪在营血的治法。其用药常以清营透热,凉血散淤之品为主,如清营汤。
11 凉膈散
方名。由川大黄、朴硝、甘草、栀子仁、薄荷、黄芩、连翘、竹叶、蜜组成,具有泻火通便,清上泻下之功用;主治上中二焦积热证。因本方治热证,清上泻下并行,使膈热自消,故名。
12 理中丸
理中丸,方名。由人参、白术、干姜、甘草组成,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效,用治中焦虚寒证。因本方用药,使中焦寒得辛热而去,中焦之虚得甘温而复,清阳升而浊阴降,运化健而中焦治,故曰理中。
, http://www.100md.com
13 开窍“三宝”
指凉开方剂中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三方。三方组成均是以芳香开窍药配伍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品,用于治疗温邪热毒内陷心包的热闭证。
14 玉屏风散
固表止汗剂。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有益气固表止汗之效,用治表虚自汗,易感风邪之证。因本方益气固表实卫御风,有如挡风之屏障,而又珍贵如玉,故名玉屏风散。
15 辛凉平剂
指用性味辛凉,具疏散风热作用的方剂。主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所致的恶寒轻、发热重、汗出不畅、咽痛等证的方剂。方如银翘散。
16 生化汤
方名。由全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甘草组成,主治产后血虚受寒,恶露不行之证。因本方温经散寒,养血化淤,而能使新血生,淤血化而自行,故名“生化”
, 百拇医药
17 则柔互济法
药物配伍方法之一。指用温燥刚烈与甘寒柔润药物同时运用于一方的配伍法。如黄土汤中白术、附子与干地黄、阿胶的配合。
18 滋阴熄风法
治风法之一。是以滋阴为主,治疗因阴虚而动风的方法,多用于温热病后期,热伤真阴之神倦脉虚,舌绛少苔,手足瘛疭之证。代表方如大定风珠。
19 镇肝熄风法
治风法之一。是治疗由于肝阳上亢而引动内风的方法。多用于肝肾阴亏,肝阳偏亢,气血逆乱所致的头目眩晕,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者。代表方如镇肝熄风汤。
20 滋阴润燥法
治燥法之一。是治疗燥伤肺胃阴液的方法。症见咽干口燥、干咳少痰,或大便燥结、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等。代表方如百合固金汤。, 百拇医药
1 七方
七方,是方剂分类之一。首见于《内经》,即大、小、缓、急、奇、偶、复七类不同的方剂。
2 十剂
十剂,方剂分类方法之一。始于北齐徐之才《药对》,指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剂。
3 君药
君药,方剂组成原则之一。即指方中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主药。
4 逆流挽舟法
逆流挽舟法,治疗方法之一。指用败毒散治外邪陷里而成痢疾者,使陷里之邪,仍由里出表而愈,如逆水中挽舟上行之意,故称逆流挽舟。
, http://www.100md.com
5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名。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具有峻下热结之效,用治实热积滞证。因本方有泻热结,承顺胃气之下行,可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大承气。
6 增水行舟法
治法名。对温病热结液枯的便秘症,以大量滋阴补津液之品,使热结液枯的粪便得以自下,犹如水涨则船行通畅之意。代表方如增液汤。
7 和解少阳法
和解法之一。治疗外感热性病邪在半表半里(少阳经)的方法。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等。代表方如小柴胡汤。
8 痛泻要方
方名。由白术、防风、白芍、陈皮组成,有泻肝补脾之功。用补脾泻肝的药物来治疗土虚木乘,脾受肝制的肠鸣腹痛腹泄,泻后腹痛不减的方剂。
, 百拇医药
9 辛开苦降法
治法之一。对肠胃不和,寒热互结,气失升降之心下痞、呕吐、下利病证的治法。常用辛温与苦寒药物伍,开结散寒,苦降泄热。如半夏泻心汤中干姜、半夏与黄芩、黄连的配合,即属辛开苦降法。
10 清营凉血法
治法之一。是清除热性病邪在营血的治法。其用药常以清营透热,凉血散淤之品为主,如清营汤。
11 凉膈散
方名。由川大黄、朴硝、甘草、栀子仁、薄荷、黄芩、连翘、竹叶、蜜组成,具有泻火通便,清上泻下之功用;主治上中二焦积热证。因本方治热证,清上泻下并行,使膈热自消,故名。
12 理中丸
理中丸,方名。由人参、白术、干姜、甘草组成,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效,用治中焦虚寒证。因本方用药,使中焦寒得辛热而去,中焦之虚得甘温而复,清阳升而浊阴降,运化健而中焦治,故曰理中。
, http://www.100md.com
13 开窍“三宝”
指凉开方剂中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三方。三方组成均是以芳香开窍药配伍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品,用于治疗温邪热毒内陷心包的热闭证。
14 玉屏风散
固表止汗剂。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有益气固表止汗之效,用治表虚自汗,易感风邪之证。因本方益气固表实卫御风,有如挡风之屏障,而又珍贵如玉,故名玉屏风散。
15 辛凉平剂
指用性味辛凉,具疏散风热作用的方剂。主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所致的恶寒轻、发热重、汗出不畅、咽痛等证的方剂。方如银翘散。
16 生化汤
方名。由全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甘草组成,主治产后血虚受寒,恶露不行之证。因本方温经散寒,养血化淤,而能使新血生,淤血化而自行,故名“生化”
, 百拇医药
17 则柔互济法
药物配伍方法之一。指用温燥刚烈与甘寒柔润药物同时运用于一方的配伍法。如黄土汤中白术、附子与干地黄、阿胶的配合。
18 滋阴熄风法
治风法之一。是以滋阴为主,治疗因阴虚而动风的方法,多用于温热病后期,热伤真阴之神倦脉虚,舌绛少苔,手足瘛疭之证。代表方如大定风珠。
19 镇肝熄风法
治风法之一。是治疗由于肝阳上亢而引动内风的方法。多用于肝肾阴亏,肝阳偏亢,气血逆乱所致的头目眩晕,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者。代表方如镇肝熄风汤。
20 滋阴润燥法
治燥法之一。是治疗燥伤肺胃阴液的方法。症见咽干口燥、干咳少痰,或大便燥结、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等。代表方如百合固金汤。,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