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求医问药网
疔疮是常见的外科急症,好发于面部和指端。因其初起形小根深,底脚坚硬如钉,故名疔疮。
[病因病机]
多因肌肤不洁,铁木刺伤而妄施针挑挤压,以致火毒乘隙侵袭,邪热蕴结肌肤;或因恣食膏粱厚味以及酗酒等因,引起脏腑积热,毒自内发所致。若毒邪盛则流窜经络,内攻脏腑则属危候。
[辨证]
本病初起状如粟粒,色或黄或紫,或起脓水疱、脓疱,根结坚硬如钉,自觉麻痒而疼痛轻微,继则红肿灼热,疼痛增剧,多有寒热。如见壮热烦躁,眩晕呕吐,神识昏愦者,为疔疮内攻之象,称为“疔疮走黄”;如发生于四肢,患处有红丝上窜的,名为“红丝疔”。
[治疗]
1. 针灸
治法 取督脉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处方 身柱 灵台 合谷 委中
方义 本方取督脉经穴为主,以督脉统率诸阳,泻身往、灵台以疏泄阳邪火毒,二穴又为治疗疔疮之经验灾。合谷为手阳明经的原穴,阳明多气多血,泻之以泄阳明火毒,面唇疔疮尤为适宜。取郄穴委中,刺血以清泄血热。
本病还可根据患部所属经脉取穴。例如生于面部手阳明经的,配取商阳、曲池;食指端者取曲池、迎香;生于面部足少阳经的,配取阳陵泉、足窍阴;足小趾、次趾的取阳陵泉、听会。如系红丝疔,可沿红丝的止点,依次点刺到起点。
2. 挑治
方法 在背部脊柱两旁,寻取丘疹样突起处,用粗针挑治,每日一次。
疔疮是常见的外科急症,好发于面部和指端。因其初起形小根深,底脚坚硬如钉,故名疔疮。
[病因病机]
多因肌肤不洁,铁木刺伤而妄施针挑挤压,以致火毒乘隙侵袭,邪热蕴结肌肤;或因恣食膏粱厚味以及酗酒等因,引起脏腑积热,毒自内发所致。若毒邪盛则流窜经络,内攻脏腑则属危候。
[辨证]
本病初起状如粟粒,色或黄或紫,或起脓水疱、脓疱,根结坚硬如钉,自觉麻痒而疼痛轻微,继则红肿灼热,疼痛增剧,多有寒热。如见壮热烦躁,眩晕呕吐,神识昏愦者,为疔疮内攻之象,称为“疔疮走黄”;如发生于四肢,患处有红丝上窜的,名为“红丝疔”。
[治疗]
1. 针灸
治法 取督脉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处方 身柱 灵台 合谷 委中
方义 本方取督脉经穴为主,以督脉统率诸阳,泻身往、灵台以疏泄阳邪火毒,二穴又为治疗疔疮之经验灾。合谷为手阳明经的原穴,阳明多气多血,泻之以泄阳明火毒,面唇疔疮尤为适宜。取郄穴委中,刺血以清泄血热。
本病还可根据患部所属经脉取穴。例如生于面部手阳明经的,配取商阳、曲池;食指端者取曲池、迎香;生于面部足少阳经的,配取阳陵泉、足窍阴;足小趾、次趾的取阳陵泉、听会。如系红丝疔,可沿红丝的止点,依次点刺到起点。
2. 挑治
方法 在背部脊柱两旁,寻取丘疹样突起处,用粗针挑治,每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