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27538
刺法灸法宜忌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30日 杏林在线
     一、施术部位宜忌

    刺灸施术时所选择的腧穴都有确切的位置,要求术者必须熟悉腧穴局部解剖特点,除以刺血络、刺筋骨为目的的特殊刺法外,都应避开要害部位,以免刺伤内脏,或是重要血管筋骨等处。这在《素问·刺禁论》及《素问·诊要经终论》中,都有论述:《素问·刺禁论》:“脏有要害,不可不察。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 ”《素问·诊要经终论》:“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

    1、特殊部位的腧穴:在针刺特殊部位的腧穴时,应严格掌握针刺的深浅、进针的角度。

    特殊部位:

    后项部内为延髓,不可深刺。

    胸腹和腰背部,必须掌握分寸,严禁深刺。

    大血管附近的腧穴,操作时要慎重,如邻近动脉的委中、箕门、气冲、曲泽、经渠、冲阳等。 乳中、脐中和小儿囟门部位也不宜针刺。
, 百拇医药
    2、禁刺的腧穴:历代文献记载很多,都是古人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相传下来的,有的具有普遍性,有的仅为偶然性。分析禁针和禁深刺的缘由,大多与腧穴所在部位禁忌有关,凡所涉及的穴位,关键在于操作时小心谨慎,要熟悉掌握各腧穴部位的解剖特点,古人有关腧穴禁忌的理论,至今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3、禁灸的部位:除临床常用禁灸部位之外,历代文献中关于禁灸穴位很多,亦应予以重视。

    禁灸穴位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

    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和下腹部。

    睾丸、乳头、阴部。

    颜面部不宜直接灸,以免形成瘢痕。

    关节处不宜直接瘢痕灸。
, 百拇医药
    二、体质宜忌

    人的体质有强弱、肥瘦、老幼之不同,体质的类型也各有异,针刺时必须区别对待。《灵枢·逆顺肥瘦》中指出了不同体质的病人进行针刺的原则。

    《灵枢·逆顺肥瘦》:“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 ”“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 ”“刺壮士者,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劲则气滑血清,刺此者,浅而疾之。 ”“婴儿者,其肉脆血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可再也。”

    关于施灸的标准,亦应结合体质条件掌握。如《外台秘要》中指出:“凡灸有生熟,候人盛衰及老小也。衰老者少灸,盛壮强实者多灸”。也即:初病、体质强壮者,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者及妇女和儿童,艾炷宜小,壮数宜少。
, http://www.100md.com
    此外,孕妇尤其有习惯性流产史者,应慎用针刺。

    三、病情宜忌

    危重症候:《灵枢·五禁》篇中指出了元气耗伤、气血大亏,不宜用泻法的病候“五夺”和脉证不符、不宜针刺的危重病证“五逆”。临床上有许多病证在针刺禁忌之列,必须详察病情,以免导致不良后果。

    五夺:“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大血之后,是五夺也,此皆不可泻。”

    五逆:“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著痹不移,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淫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及后下血,血笃重,是四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是五逆也。”

    特殊现象:《素问·刺禁论》和《灵枢·终始》论述了一些针刺禁忌,说明针刺前后要了解病者的起居饮食,妄施针刺会导致不良后果。
, 百拇医药
    《素问·刺禁论》: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

    《灵枢·终始》:“凡刺之禁,新内勿刺,已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怒,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而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是谓失气也。”

    疾病性质:《灵枢·终始》中论述了根据病情虚实以区别针刺深浅以进行补泻的方法。病情有寒热虚实等的不同,临床上应辨证施治。

    《灵枢·终始》:“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

    辨证施治:

    表证者宜浅刺,表寒者可用温针,表热者应疾出针。

    里证者宜深刺,里寒者可用补法,里热者应行泻法。

    虚证者用补法,虚寒者宜少针,虚热者可多针。

    实证者用泻法,表实者宜浅刺,里实者可深刺。

    寒证者宜深刺,久留针。

    热证者宜浅刺,疾出,并可刺出血。,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