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基本知识(上)
来自中华心血管医学网第一节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基本知识
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的定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血管造影成功:成功的PCI使冠状动脉靶部位的管腔明显扩大,残余狭窄〈50%,同时达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TIMI) 3 级血流。随着冠状动脉支架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认为术后残余狭窄〈20%是理想的造影成功的标准。(2)操作成功:指已达到造影成功的标准,同时住院期间无主要临床并发症(如死亡、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操作有关的心肌梗死一般认为出现病理性Q波和心肌酶(CK、CK-MB)升高即可诊断,但对于不伴有Q波心肌酶升高的意义存在争议。已有研究证实CK-MB水平较正常上限升高3-5倍的非Q波心肌梗死具有临床意义。不伴有Q波的CK-MB水平明显升高本身意味着PCI存在并发症。(3)临床成功:PCI近期临床成功是指达到解剖学和操作成功后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和/或体征缓解。远期临床成功指上述有益作用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再狭窄是近期临床成功而远期临床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二、冠状动脉病变的形态学分类
1988年美国ACC/AHA根据PCI的成功率和危险性,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A、B、C三种类型,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分型标准(见表1)。其中B型病变分为两个亚型,仅有一种病变特征为B1型病变,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变特征则为B2型病变。
表1 198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ACC/AHA)的冠状动脉病变分型
病变特征 A型病变 B型病变 C型病变
病变范围 局限性,<10mm 管状,10-20mm 弥漫,>20mm
病变形态 同心性 偏心性 ————
是否容易接近 容易 近段血管中度弯曲 近段血管极度弯曲
是否成角 不成角(<45。) 中度成角(>45。但<90。) 严重成角(>90。)
病变外形 管壁光滑 管壁不规则 ————
钙化程度 无或轻度 中重度 ————
闭塞程度 非完全闭塞 完全闭塞<3个月 完全闭塞>3个月
病变部位 非开口部 开口部 ————
分支是否受累 无 需要导丝保护的分叉病变 有不能保护的大分支
血栓形成 无 有 ————
静脉旁路移植血管 —— ——- 脆性退行性病变
成功率 >85% 60%-85% <60%
危险性 低 中等 高
近年随着器械的改进和术者经验的积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55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