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病药物治疗的进展
浙江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 311719
项目负责人:余解放
收稿日期:1994-06-17
主题词 克隆病/药物疗法;水杨酸偶氮吡啶;氨基水杨酸
Subject headings crohn disease/drug therapy; pyridines/therapeutic use; salicylic acids/therapeutic use
余解放.克隆病药物治疗的进展.新消化病学杂志,1995;3(2):104
克隆病(Crohn's disease, CD)以往认为我国少见。据安子元等[1]统计1952-1991年942例,可见国内亦非少见,并有逐年增多趋势。该病在消化道任何部位均可发生,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病变呈跳跃,故又称节段性肠炎或局限性肠炎。由于其病因、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目前多采用综合措施,本文仅将治疗CD的主要药物分别介绍如下。
, 百拇医药
1 水杨酸偶氮吡啶(SASP)及5-氨基水杨酸(5-ASA)[2-5]
SASP口服后在结肠厌氧菌的作用下分解为5-ASA及磺胺吡啶,前者是治疗的活性成分,后者只作为偶氮键的载体,也是产生副作用部分。SASP或5-ASA对CD的药理作用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系抑制肠粘膜内白三烯类的合成;也可能与抑制PG合成及释放有关。 PGE2和PGI2有扩血管,增加组胺及缓激肽释放作用,并剌激肠液及电解质分泌,随机对照研究证实,SASP对活动性CD疗效优于对照组。金英CD协作组研究显示,SASP对回结肠炎和结肠炎有效,对单独回肠炎无效。SASP剂量随病情和机体耐受性而定,一般初期为3g/d,持续到缓解期渐减,直到停服。副作用发生率为20%-45%,表现为消化道反应,头痛,发热,皮疹,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肝、肾损害、肺纤维化及不孕等。5-ASA毒副反应轻微,但易在近端小肠吸收,故不宜单独口服。近年应用直肠给药或研制缓释剂口服治疗CD呈现一定效果。4例CD患者用1.5g 5-ASA栓剂治疗6周,疾病活动指标均有改善,其中2例缓解。
, 百拇医药
2 皮质类固醇(CS)[2-4]
用CS治疗活动性CD历史已久,效果肯定。其机制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巨噬细胞和中性白细胞游入炎症病变区;干扰巨噬细胞吞噬抗原;稳定溶酶体膜;抑制细胞免疫反应;抑制PG及其前体如花生四烯酸的合成;改善受损肠壁循环;阻止以激肽系统为中心的继发炎症。一般根据病变部位、程度而选用。对侵及小肠或完全末端病变CS特别有效;回结肠炎时伍用SASP有效,轻、中度病变时用泼尼松口服或再加保留灌肠。口服首次剂量为0.5-1.0mg/kg,3周内逐渐减量维持。一般间歇治疗有效,个别病例需长期持续小剂量CS, 重度病例可用CS静脉输液法。有报道缓解率70%-75%,但不能预防CD术后复发。病情缓解后立即递减药量很少产生严重副作用。但满目脸、踝部水肿和高血压加重常见。
3 灭滴灵[3-4]
, http://www.100md.com
该药治疗CD己有10余年历史。对结肠CD(特别是肛周病变或瘘管形成者)有效。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肠道厌氧菌,明显改善肠粘膜降低肠炎活动指数。Branodt等报道肛周CD长期应用灭滴灵20mg/(kg.d)26例,38%治愈,38%显著改善,但停药后易复发。副作用较多,50%患者有恶心、呕吐,舌尖及肢端感觉异常等。50%以上经肝清除,故肝病及进展型肾炎患者应减量。对SASP难以治疗的某些会阴CD患者,用灭滴灵维持是必要的。
4 氨苯矾
Pranfra等报道治疗6例CD,4例有效。最近又报道5例常规治疗的结、回肠CD,改用氨苯矾100mg/d, 疗程1个月,2例临床改善,1例皮肤和直肠溃疡愈合。
5 环丙沙星(CPFX)
Turunen等最近报道活动性肛周CD伴瘘管形成者8例,经CS、灭滴灵、抗生素治疗后,大部分并经外科手术治疗无效,改用CPFX 1-1.5g/d,疗程3-12月,其中2例配合手术结果均有改善,显效6例。停药或减量有复发趋势。1例因眩晕、恶心和短暂肝酶增高而停药。作者认为CPFX治疗肛周CD安全有效,但理想的疗程与其他药物和手术的配合,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百拇医药
6 抗结核病
一些研究使用异烟碱、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等治疗顽固性CD试验,看来很有希望,但需作更多的研究。
7 免疫抑制剂(ISA)[2-4]
临床对硫唑嘌呤(AZA)、6-硫基嘌呤(6-MP)治疗CD的安全性尚有争议。有研究认为ISA在减轻CS的依赖性,缓解后的维持治疗及治疗瘘管有效,但副作用明显,包括白细胞减少、机会致病菌感染和急性胰腺炎等。用较小剂量可减轻副作用。一般AZA的剂量2mg/(kg.d), 6-MP为1.5mg/(kg.d)。目前多主张在SASP或5-ASA,CS,灭滴灵治疗无效的慢性活动性CD中应用。
8 氨甲叶酸[4]
, 百拇医药
是一种抗叶酸制剂,对CD有效。75%-80%的急性期CD经氨甲叶酸治疗4月后症状缓解。该药在2-4周发挥治疗作用。副作用有头疼、胃肠窘迫及白细胞减少等。
9 中医中药[2]
张才壬采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涩肠止泻原则制定的基本方为:紫丹参,赤、白芍,炒当归,白术,红花,党参,半夏,炙枳壳,广木香,陈皮,川芎,甘草组成。 中医主要采用活血化瘀,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能,扩张血管和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外尚有恢复内环境平衡及调节内分泌功能,使尿17-羟、尿17-酮及游离CS明显提高,因此,可减轻肠壁淋巴阻塞及肉芽肿形成等。
10 参考文献1 安子元,徐计秀,徐大毅.中国的克隆氏病942例分析.新消化病学杂志,1993;1(1):25-27
2 张才壬.中西医结合治疗克隆氏病21例分析.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1993;3(1):9-10
3 章建华.克隆氏病的药物治疗进展.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2;13(3):148-150
4 高国平.肠道炎症性疾患的药物治疗.国外医学外科分册,1993;20(2):90-91, 百拇医药
项目负责人:余解放
收稿日期:1994-06-17
主题词 克隆病/药物疗法;水杨酸偶氮吡啶;氨基水杨酸
Subject headings crohn disease/drug therapy; pyridines/therapeutic use; salicylic acids/therapeutic use
余解放.克隆病药物治疗的进展.新消化病学杂志,1995;3(2):104
克隆病(Crohn's disease, CD)以往认为我国少见。据安子元等[1]统计1952-1991年942例,可见国内亦非少见,并有逐年增多趋势。该病在消化道任何部位均可发生,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病变呈跳跃,故又称节段性肠炎或局限性肠炎。由于其病因、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目前多采用综合措施,本文仅将治疗CD的主要药物分别介绍如下。
, 百拇医药
1 水杨酸偶氮吡啶(SASP)及5-氨基水杨酸(5-ASA)[2-5]
SASP口服后在结肠厌氧菌的作用下分解为5-ASA及磺胺吡啶,前者是治疗的活性成分,后者只作为偶氮键的载体,也是产生副作用部分。SASP或5-ASA对CD的药理作用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系抑制肠粘膜内白三烯类的合成;也可能与抑制PG合成及释放有关。 PGE2和PGI2有扩血管,增加组胺及缓激肽释放作用,并剌激肠液及电解质分泌,随机对照研究证实,SASP对活动性CD疗效优于对照组。金英CD协作组研究显示,SASP对回结肠炎和结肠炎有效,对单独回肠炎无效。SASP剂量随病情和机体耐受性而定,一般初期为3g/d,持续到缓解期渐减,直到停服。副作用发生率为20%-45%,表现为消化道反应,头痛,发热,皮疹,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肝、肾损害、肺纤维化及不孕等。5-ASA毒副反应轻微,但易在近端小肠吸收,故不宜单独口服。近年应用直肠给药或研制缓释剂口服治疗CD呈现一定效果。4例CD患者用1.5g 5-ASA栓剂治疗6周,疾病活动指标均有改善,其中2例缓解。
, 百拇医药
2 皮质类固醇(CS)[2-4]
用CS治疗活动性CD历史已久,效果肯定。其机制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巨噬细胞和中性白细胞游入炎症病变区;干扰巨噬细胞吞噬抗原;稳定溶酶体膜;抑制细胞免疫反应;抑制PG及其前体如花生四烯酸的合成;改善受损肠壁循环;阻止以激肽系统为中心的继发炎症。一般根据病变部位、程度而选用。对侵及小肠或完全末端病变CS特别有效;回结肠炎时伍用SASP有效,轻、中度病变时用泼尼松口服或再加保留灌肠。口服首次剂量为0.5-1.0mg/kg,3周内逐渐减量维持。一般间歇治疗有效,个别病例需长期持续小剂量CS, 重度病例可用CS静脉输液法。有报道缓解率70%-75%,但不能预防CD术后复发。病情缓解后立即递减药量很少产生严重副作用。但满目脸、踝部水肿和高血压加重常见。
3 灭滴灵[3-4]
, http://www.100md.com
该药治疗CD己有10余年历史。对结肠CD(特别是肛周病变或瘘管形成者)有效。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肠道厌氧菌,明显改善肠粘膜降低肠炎活动指数。Branodt等报道肛周CD长期应用灭滴灵20mg/(kg.d)26例,38%治愈,38%显著改善,但停药后易复发。副作用较多,50%患者有恶心、呕吐,舌尖及肢端感觉异常等。50%以上经肝清除,故肝病及进展型肾炎患者应减量。对SASP难以治疗的某些会阴CD患者,用灭滴灵维持是必要的。
4 氨苯矾
Pranfra等报道治疗6例CD,4例有效。最近又报道5例常规治疗的结、回肠CD,改用氨苯矾100mg/d, 疗程1个月,2例临床改善,1例皮肤和直肠溃疡愈合。
5 环丙沙星(CPFX)
Turunen等最近报道活动性肛周CD伴瘘管形成者8例,经CS、灭滴灵、抗生素治疗后,大部分并经外科手术治疗无效,改用CPFX 1-1.5g/d,疗程3-12月,其中2例配合手术结果均有改善,显效6例。停药或减量有复发趋势。1例因眩晕、恶心和短暂肝酶增高而停药。作者认为CPFX治疗肛周CD安全有效,但理想的疗程与其他药物和手术的配合,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百拇医药
6 抗结核病
一些研究使用异烟碱、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等治疗顽固性CD试验,看来很有希望,但需作更多的研究。
7 免疫抑制剂(ISA)[2-4]
临床对硫唑嘌呤(AZA)、6-硫基嘌呤(6-MP)治疗CD的安全性尚有争议。有研究认为ISA在减轻CS的依赖性,缓解后的维持治疗及治疗瘘管有效,但副作用明显,包括白细胞减少、机会致病菌感染和急性胰腺炎等。用较小剂量可减轻副作用。一般AZA的剂量2mg/(kg.d), 6-MP为1.5mg/(kg.d)。目前多主张在SASP或5-ASA,CS,灭滴灵治疗无效的慢性活动性CD中应用。
8 氨甲叶酸[4]
, 百拇医药
是一种抗叶酸制剂,对CD有效。75%-80%的急性期CD经氨甲叶酸治疗4月后症状缓解。该药在2-4周发挥治疗作用。副作用有头疼、胃肠窘迫及白细胞减少等。
9 中医中药[2]
张才壬采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涩肠止泻原则制定的基本方为:紫丹参,赤、白芍,炒当归,白术,红花,党参,半夏,炙枳壳,广木香,陈皮,川芎,甘草组成。 中医主要采用活血化瘀,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能,扩张血管和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外尚有恢复内环境平衡及调节内分泌功能,使尿17-羟、尿17-酮及游离CS明显提高,因此,可减轻肠壁淋巴阻塞及肉芽肿形成等。
10 参考文献1 安子元,徐计秀,徐大毅.中国的克隆氏病942例分析.新消化病学杂志,1993;1(1):25-27
2 张才壬.中西医结合治疗克隆氏病21例分析.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1993;3(1):9-10
3 章建华.克隆氏病的药物治疗进展.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2;13(3):148-150
4 高国平.肠道炎症性疾患的药物治疗.国外医学外科分册,1993;20(2):90-9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