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抗消化性溃疡病复发的思路与方法
上海市奉贤县中心医院 201400
项目负责人:吴洪章
收稿日期:1994-11-17 接受日期:1994-12-12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消化性溃疡
吴洪章.中西医结合抗消化性溃疡病复发的思路与方法.新消化病学杂志,1995;3(3):166
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失平衡是溃疡病的致病和复发的主要原因.根据目前这一占主导地位的天平学说,西医提出治疗溃疡病的原则是:①抑制攻击因子,抑制胃酸的分泌;②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使胃粘膜免受胃酸、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③恢复胃、十二指肠正常的运动、分泌功能.1980年代问世的H2受体拮抗剂,无疑是一种疗效高、溃疡愈合快的良药.据郑芝田等报告,甲氰咪呱经4周正规治疗,溃疡愈合后,6个月内复发率可达60%-90%,虽然目前仍有新的更强的药物洛赛克等问世并使用于临床,但仍然没有能很好地解决溃疡的复发问题.在药物选择上应以既往维持胃的正常分泌功能,可能防止复发的药物为首选,笔者通过近20年的临床经验,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降低溃疡的复发率.
, http://www.100md.com
1 中医药抗溃疡复发的思路
中药对消化性溃疡疗效较慢,近年来H2受体拮抗剂已普遍使用,但经常碰到经过正规治疗无效和复发而求助于中医药者较多.笔者在平时临床工作的体会,中医的辨证论治对消化性溃疡病不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而且对一些病情迁延,顽固难治的溃疡病也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复发率低也是中医药治疗的一个特点.由于辨证论治基于整体考虑,在抑制攻击因子,增强防御因子,尤其是纠正胃肠道异常功能状态,使运动分泌功能和整体状态趋于正常,改善胃内环境等方面可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白芍、白芨、甘草等都有抗溃疡作用.中药在改善胃症状,改善全身状况、稳定病状方面仍具有相当的优越性.结合西医对溃疡病的继续治疗,以消除部分病因和阻断溃疡病的发病和复发环节,改善胃的内环境,将对减少溃疡的复发起到更好的作用,这是值得探讨的.
2 抗消化性溃疡复发使用中药的方法
, 百拇医药
2.1 溃疡愈合后,健脾温中法的继续使用 脾胃虚寒证在溃疡病,尤其是在十二指肠溃疡中占有的比重至少超过70%.绝大多数脾胃虚寒型溃疡病在使用黄芪建中汤、良附丸、附子理中汤、左金丸等温阳建中制酸等汤剂治疗2个月左右而获愈的同时,脾胃虚寒证象胃部怕冷,不敢进生冷饮食,遇冷诱发,肢冷便溏等虚寒症状有改善或有较明显的改善,但不易根除,持续时间较长.当胃部得温得安以后,或使用温阳建中健脾方法后,改善胃部血液循环,胃的功能得以振奋,分泌运动功能得以调整或改善,增强了胃粘膜的抵抗力,使胃酸等刺激因素对溃疡灶末梢神经的刺激得以松弛或变得无效,从而达到减缓疼痛,促进溃疡修复之目的. 在巩固治疗阶段,以健脾温中的黄芪建中汤、四君子汤为基本方,该方以高良姜为止痛主药,寒痛者可加入,根据具体情况增减白芍的剂量.溃疡愈合后,汤药持续1个月左右,以后改为隔日一剂或每周2-3剂,配以香砂六君子丸或附子理中丸等成药,连用6个月-1年,可望脾胃虚寒证获得彻底根除和溃疡病获得根治.
2.2 制酸剂需坚持佐使药伍用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酸较正常人高3-20倍,在溃疡愈合期高泌酸毫无改变,即使溃疡愈合后,泌酸仍然很高.胃溃疡的胃酸分泌虽然多数不高或偏低,在实验证明使用碱性抗酸剂或H2受体阻滞剂仍然有效.虽然制酸剂并不加速溃疡愈合过程,但对改善胃症状,保护胃粘膜等仍有一定作用.H2受体拮抗剂使用时能有效控制,停药后则易复发,正是由于停药后不能抑酸结果.因此在溃疡愈合后,需继续配用中药止酸剂,而不管有无反酸、吞酸等症,因为反酸症的有无与实际胃酸分泌的高低多不成比例.尽管中药苦剂、制酸剂,缺乏对胃内pH值影响的实践和文献依据,但这对改善烧心、泛酸等胃症状有良好的作用,推测这类药物在抑酸、保护胃粘膜、调整胃的运动和分泌等方面均有协调和促进作用.因此,这类药物作为临床治疗上辅助性措施和佐使药物,应予以重视.属虚寒者,可选用海螵硝20g,缎龙牡20g,甘草6g;属寒热者,可选用浙贝10g,左金丸10g(吞).
, http://www.100md.com
2.3 由于活血化瘀,养血和血药性多阴,而溃疡病又多脾胃虚寒,有时在活血化瘀药物的选用上感到有难度.笔者认为:在掌握好诊断的基础上,以中医的辨证论治为主,在用药主次上做到恰到好处,并应多注意药物之间的相当协调,相互制约等在内的配伍机制.例如正规内科治疗阶段,有虚寒而无瘀血证,当以小建中汤,良附丸为主方,加以当归养血和血,有助于止痛.当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脾胃虚寒证好转,阴虚之活血化瘀药可适当加强,酌加丹参,红花等.虚寒现象渐除,呈现瘀血现象,或虽无瘀血症,但内镜等所见病理状态属血瘀象,则宜选用四物汤、丹参饮.痛者可参用失笑散,云南白药等.如虚寒与瘀血同时存在,巩固阶段则以归芍六君子等中药.
2.4 尽管消化性溃疡不同于肌表溃疡,但可能为神经体液等在内的因素在调节机制失调所致.但溃疡的愈合过程需祛腐生肌,促进组织修复.近年来用于久不收口的外疡药物锡类散等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报道很多,4分/次,2-3次/d,2-6周溃疡愈合率在65%-85%之间,我院徐永正主任采用内镜下,将锡类散直接喷洒在溃疡面上取得较好的效果,此作用的机制主要是增强了胃粘膜的屏障,加强组织修复,促进上皮细胞的增生,并可能有利于幽门螺杆菌阴转.笔者认为锡类散主要适用于有热象,瘀象之活动性溃疡,在使用或配用此类药物促使溃疡愈合,作为巩固治疗剂量宜减半,并延长疗程至2个月左右.但对伴有脾胃虚寒的“寒疡”、“阴疮”,则宜同时加强健脾温阳药物的配伍使用,锡类散的疗程也应适当缩短再减量,可采用饭前30min-1h调糊锡类散口服,晚上服健脾温中汤药.对反复复发的溃疡,久不愈合的慢性溃疡,应以此药为重点,疗程可延至3-6个月,并采用少量多次分服.
3 结论
溃疡病的发病和复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综上所述分别从中西医结合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思路和方法中得到初步启示,相信这些措施如综合使用,对减少溃疡病的复发必将从措施上得到有力的加强.但是综合使用的方法则结合人的人体差异,天时、地域等差别,从西医的诊断、病理生理、中医的辩证论治的法则,有所侧重,有所取舍,灵活变通.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既可减少西药的副作用,又从整体观念出发,改善患者的体质,从而降低复发率., 百拇医药
项目负责人:吴洪章
收稿日期:1994-11-17 接受日期:1994-12-12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消化性溃疡
吴洪章.中西医结合抗消化性溃疡病复发的思路与方法.新消化病学杂志,1995;3(3):166
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失平衡是溃疡病的致病和复发的主要原因.根据目前这一占主导地位的天平学说,西医提出治疗溃疡病的原则是:①抑制攻击因子,抑制胃酸的分泌;②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使胃粘膜免受胃酸、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③恢复胃、十二指肠正常的运动、分泌功能.1980年代问世的H2受体拮抗剂,无疑是一种疗效高、溃疡愈合快的良药.据郑芝田等报告,甲氰咪呱经4周正规治疗,溃疡愈合后,6个月内复发率可达60%-90%,虽然目前仍有新的更强的药物洛赛克等问世并使用于临床,但仍然没有能很好地解决溃疡的复发问题.在药物选择上应以既往维持胃的正常分泌功能,可能防止复发的药物为首选,笔者通过近20年的临床经验,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降低溃疡的复发率.
, http://www.100md.com
1 中医药抗溃疡复发的思路
中药对消化性溃疡疗效较慢,近年来H2受体拮抗剂已普遍使用,但经常碰到经过正规治疗无效和复发而求助于中医药者较多.笔者在平时临床工作的体会,中医的辨证论治对消化性溃疡病不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而且对一些病情迁延,顽固难治的溃疡病也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复发率低也是中医药治疗的一个特点.由于辨证论治基于整体考虑,在抑制攻击因子,增强防御因子,尤其是纠正胃肠道异常功能状态,使运动分泌功能和整体状态趋于正常,改善胃内环境等方面可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白芍、白芨、甘草等都有抗溃疡作用.中药在改善胃症状,改善全身状况、稳定病状方面仍具有相当的优越性.结合西医对溃疡病的继续治疗,以消除部分病因和阻断溃疡病的发病和复发环节,改善胃的内环境,将对减少溃疡的复发起到更好的作用,这是值得探讨的.
2 抗消化性溃疡复发使用中药的方法
, 百拇医药
2.1 溃疡愈合后,健脾温中法的继续使用 脾胃虚寒证在溃疡病,尤其是在十二指肠溃疡中占有的比重至少超过70%.绝大多数脾胃虚寒型溃疡病在使用黄芪建中汤、良附丸、附子理中汤、左金丸等温阳建中制酸等汤剂治疗2个月左右而获愈的同时,脾胃虚寒证象胃部怕冷,不敢进生冷饮食,遇冷诱发,肢冷便溏等虚寒症状有改善或有较明显的改善,但不易根除,持续时间较长.当胃部得温得安以后,或使用温阳建中健脾方法后,改善胃部血液循环,胃的功能得以振奋,分泌运动功能得以调整或改善,增强了胃粘膜的抵抗力,使胃酸等刺激因素对溃疡灶末梢神经的刺激得以松弛或变得无效,从而达到减缓疼痛,促进溃疡修复之目的. 在巩固治疗阶段,以健脾温中的黄芪建中汤、四君子汤为基本方,该方以高良姜为止痛主药,寒痛者可加入,根据具体情况增减白芍的剂量.溃疡愈合后,汤药持续1个月左右,以后改为隔日一剂或每周2-3剂,配以香砂六君子丸或附子理中丸等成药,连用6个月-1年,可望脾胃虚寒证获得彻底根除和溃疡病获得根治.
2.2 制酸剂需坚持佐使药伍用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酸较正常人高3-20倍,在溃疡愈合期高泌酸毫无改变,即使溃疡愈合后,泌酸仍然很高.胃溃疡的胃酸分泌虽然多数不高或偏低,在实验证明使用碱性抗酸剂或H2受体阻滞剂仍然有效.虽然制酸剂并不加速溃疡愈合过程,但对改善胃症状,保护胃粘膜等仍有一定作用.H2受体拮抗剂使用时能有效控制,停药后则易复发,正是由于停药后不能抑酸结果.因此在溃疡愈合后,需继续配用中药止酸剂,而不管有无反酸、吞酸等症,因为反酸症的有无与实际胃酸分泌的高低多不成比例.尽管中药苦剂、制酸剂,缺乏对胃内pH值影响的实践和文献依据,但这对改善烧心、泛酸等胃症状有良好的作用,推测这类药物在抑酸、保护胃粘膜、调整胃的运动和分泌等方面均有协调和促进作用.因此,这类药物作为临床治疗上辅助性措施和佐使药物,应予以重视.属虚寒者,可选用海螵硝20g,缎龙牡20g,甘草6g;属寒热者,可选用浙贝10g,左金丸10g(吞).
, http://www.100md.com
2.3 由于活血化瘀,养血和血药性多阴,而溃疡病又多脾胃虚寒,有时在活血化瘀药物的选用上感到有难度.笔者认为:在掌握好诊断的基础上,以中医的辨证论治为主,在用药主次上做到恰到好处,并应多注意药物之间的相当协调,相互制约等在内的配伍机制.例如正规内科治疗阶段,有虚寒而无瘀血证,当以小建中汤,良附丸为主方,加以当归养血和血,有助于止痛.当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脾胃虚寒证好转,阴虚之活血化瘀药可适当加强,酌加丹参,红花等.虚寒现象渐除,呈现瘀血现象,或虽无瘀血症,但内镜等所见病理状态属血瘀象,则宜选用四物汤、丹参饮.痛者可参用失笑散,云南白药等.如虚寒与瘀血同时存在,巩固阶段则以归芍六君子等中药.
2.4 尽管消化性溃疡不同于肌表溃疡,但可能为神经体液等在内的因素在调节机制失调所致.但溃疡的愈合过程需祛腐生肌,促进组织修复.近年来用于久不收口的外疡药物锡类散等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报道很多,4分/次,2-3次/d,2-6周溃疡愈合率在65%-85%之间,我院徐永正主任采用内镜下,将锡类散直接喷洒在溃疡面上取得较好的效果,此作用的机制主要是增强了胃粘膜的屏障,加强组织修复,促进上皮细胞的增生,并可能有利于幽门螺杆菌阴转.笔者认为锡类散主要适用于有热象,瘀象之活动性溃疡,在使用或配用此类药物促使溃疡愈合,作为巩固治疗剂量宜减半,并延长疗程至2个月左右.但对伴有脾胃虚寒的“寒疡”、“阴疮”,则宜同时加强健脾温阳药物的配伍使用,锡类散的疗程也应适当缩短再减量,可采用饭前30min-1h调糊锡类散口服,晚上服健脾温中汤药.对反复复发的溃疡,久不愈合的慢性溃疡,应以此药为重点,疗程可延至3-6个月,并采用少量多次分服.
3 结论
溃疡病的发病和复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综上所述分别从中西医结合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思路和方法中得到初步启示,相信这些措施如综合使用,对减少溃疡病的复发必将从措施上得到有力的加强.但是综合使用的方法则结合人的人体差异,天时、地域等差别,从西医的诊断、病理生理、中医的辩证论治的法则,有所侧重,有所取舍,灵活变通.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既可减少西药的副作用,又从整体观念出发,改善患者的体质,从而降低复发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