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1996年第10期
编号:10694596
新发现与肝炎肝肿瘤有关的病源体——肝螺杆菌
http://www.100md.com 1996年10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6年第10期
     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 北京市 100853

    项目负责人
纪小龙,100853,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 收搞日期 1996-09-26

    
Subject headings hepatitis/microbiology lirer neoplasms/microbiology Helicobacter pylori

    

    主题词
肝炎/微生物学;肝肿瘤/微生物学;螺杆菌,幽门

    纪小龙.新发现与肝炎肝肿瘤有关的病源体——肝螺杆菌.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4(10):572
, 百拇医药
    本世纪80年代,消化病学中的重大进展是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Hp与胃炎、胃溃疡、胃癌、胃淋巴瘤等胃常见多发病之间的密切关系,几乎整个改变了以往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诊治[1,2],而且还在进一步深入研究之中,尤其是根除Hp治疗后,胃恶性淋巴瘤也随之消退,这就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兴趣.与此同时,对Hp本身的研究也普遍开展起来.

    1 肝螺杆菌的发现

    1992年,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Frederick癌症研究和发展中心,突然发生了大批实验小鼠的原因不明的肝脏疾病.这些小鼠是未进行实验的对照组动物,都是在经过严格检查,在无病源体条件下饲养的.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后发现100%的雄性小鼠出现肝炎表现.在2-6个月的小鼠肝脏表现为灶性坏死,6-10个月小鼠表现为明显的胆管周围炎,汇管区有大量单核细胞浸润,受累段胆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明显时出现胆管增生.同时出现肝细胞肿瘤,良性的腺瘤及恶性的肝细胞癌都可见到,而且呈多发性.
, http://www.100md.com
    由于小鼠肝脏肿瘤是化学致癌剂好诱发的肿瘤,因此,对这批小鼠肝脏肿瘤原因的分析开始主要集中于化学物质.于是从小鼠生活的环境、食物、饮水等各方面进行检测,结果一无所获,未找到引起这些小鼠肝脏肿瘤的化学物.

    再回过头来对这些小鼠的肝脏病变进行详细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包括各种特殊染色.结果在一种镀银染色切片上见到一种大小与形状如同螺杆菌的病源体.后经电镜形态观察、生化性状鉴定、基因测序,证实是一种与Hp有关的新品种螺杆菌,1994年命名为肝螺杆菌(Helicobacter hepaticus,Hh).

    2 Hh的生物性状

    Hh是一种可运动的螺旋状细菌,可在无氧或少氧情况下、37℃、血琼脂板上培养,革兰氏染色阴性,长1.5-5.0 μm、直径0.2-0.3 μm,弯曲状,有1至几个螺旋,两端各有1根鞭毛.Hh有很强的尿素酶活性,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也阳性,产生H2S,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生长于37℃,低于25℃及高于42℃便不能生长.对头孢菌素耐药,但对甲硝唑敏感.已成功地应用PCR技术对其核酸进行检测而达到快速诊断的目的.
, http://www.100md.com
    3 Hh的致病性

    Frederick研究所曾对他们饲养的所有啮齿动物进行了检查,最后只是在几个品系的小鼠发现Hh,而且雄性占绝大多数.具有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的小鼠更易感染.电镜下定位Hh于肝实质的细胞间及毛细胆管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的小鼠可发现盲肠的炎症,Hh也可见于大肠粘膜,因此推测,Hh可生活于肠道.由于小鼠是属食粪动物,故感染途径可径口—粪传播.至于为什么Hh只感染特定几个品系的小鼠,目前机理尚不清楚.

    与其它螺杆菌或弯曲菌比较,虽然有的菌株也可导致肝脏的炎症,但可导致肝脏肿瘤的,目前还只发现于Hh.Hh对组织损伤的机制,与其它螺杆菌相似,是由细菌产生的可溶性胰蛋白酶细胞毒性所致.目前还没有这种细胞毒性导致肿瘤发生的证据.因此,Hh导致肝脏肿瘤可能是一种促发因素而不是始发因素.

    4 研究Hh的意义
, 百拇医药
    Hh对人体的致病性目前还不了解.Hp最初是从人体分离出来的,现已在猫身上也发现了Hp,因此,小鼠的Hh是否也见于人体,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再则,人体肝脏的有些炎症及肿瘤,并未找到病毒、化学等原因,故是否也与小鼠一样存在着细菌病因,更是有价值的课题.由于Hh仅认识1-2年时间,探索此课题将是开拓性的工作,一些突破性发现可能就在其中.

    5 参考文献

    1 纪小龙,申明识,贾平,等.Hp与胃粘膜病变-20年前后比较.新消化病学杂志,1994;2(1)32-33

    2 纪小龙,王俊文.Hp与胃淋巴瘤关系的研究进展.新消化病学杂志,1995;3 (特刊4):53-5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