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1996年第12期
编号:10694696
胃异位胰腺9例的诊断
http://www.100md.com 1996年12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6年第12期
     1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内镜室 北京市 100730 2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

    项目负责人
王虹,100730,北京市,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内镜室 收搞日期 1995-12-12

    
Subject headings stomach diseases pancreas endoscopy choristoma

    

    主题词
胰腺;胃疾病;内窥镜检查;迷芽瘤

    王虹,李瑞兰,刘宾,龚宝丽,谢新纪,邸霞.胃异位胰腺9例的诊断.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4(12):712-713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1979年-1994年,经内镜和(或)X线检查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异位胰腺共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19-53岁.平均355岁.全部患者主诉腹痛,大部分为上腹痛;2例患者以饥饿痛为主,伴反酸,2例患者曾有反复黑便,1例患者有溃疡病史.病程3个月-30年.术前有8例经过了内镜检查,其中6例诊断为异位胰腺,1例诊断为平滑肌瘤,1例漏诊.9例患者全部经X线检查,其中2例诊断为异位胰腺,2例诊断为平滑肌瘤,1例诊断为息肉,1例诊断为胃癌,3例漏诊.

    2 结果

    2.1 内镜检查 全部病变皆位于胃窦近幽门口,其中位于胃窦后壁6例,胃窦大弯侧3例;均为半球型的粘膜下肿物,大小0.9cm-3.4cm,粘膜表面比较光滑,无明显色调变化.其中5例可见粘膜隆起的顶部有脐状凹陷,少数病例病变周围的粘膜可见有车轮状或堤状粘膜皱壁,粘膜弹性好.内镜下活检病理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1例伴有肠上皮化生,1例同时合并有胃角溃疡.
, 百拇医药
    2.2 X线检查 为胃窦幽门口附近的半球形充盈缺损,2例有中央钡斑及线状钡影通向胃壁外,即“导管征”.病变大小同内镜所见相近.

    2.3 手术后病理 9例患者全部经过手术,标本病理证实为异位胰腺.有3例大体标本上发现有细导管开口,探针插入可通向胃壁外.肿物标本剖面为灰黄色或白间黄色,镜检提示为胃粘膜下和(或)肌层的胰腺组织,部分腺管囊性扩张,有1例发现在异位的胰腺组织内混有十二指肠腺组织,所有9例标本均未发现组织细胞癌变的征象.

    3 讨论

    异位胰腺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异位的胰腺组织多位于粘膜下层及肌层,活检难以取采到,故术前需与息内及一些肿瘤相鉴别.以往资料报道异位胰腺术前诊断率2%.随着内镜设备及诊断技术的提高,对异位胰腺的认识日渐深入,诊断率在提高,术前诊断的关键是其特定的位置及形态学的特点:①发生在近幽门胃窦区的圆形或类圆形粘膜下肿,病变区局限.②病变区粘膜与周围粘膜的颜色、光滑程度、弹性等无明显区别.③活检病理无特殊结果.④在这种情况下要仔细观察粘膜顶端有无脐状凹陷或导管开口.⑤必要时结合X线检查,如有钡斑形成和(或)通向胃壁外的“导管征”,这对术前诊断是极其有利的.由于内镜的直观、放大及可触性,本组内镜诊断的阳性率要比间接形象的X线诊断率高.具有所有内外分泌腺的结构的异位胰腺称为完全型,而缺乏导管等结构的为不完全型.本组全部患者来诊主诉都与消化酶对胃粘膜的刺激有关系.异位胰腺可伴有粘膜出血、溃疡形成.关于异位胰腺有无癌变尚有争论.治疗上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一经诊断即应做治疗,包括病变部位的局部切除和电凝肿物切除,后者有胃穿孔和胰腺组织残留的可能.国外部分学者持保守态度,认为部分患者可以保守观察., http://www.100md.com(王虹1 李瑞兰2 刘宾1 龚宝丽1 谢新纪1 邸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