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1997年第1期
编号:10695243
呋喃唑酮不同途径给药治疗细菌性痢疾
http://www.100md.com 1997年1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7年第1期
     宜昌医专附属医院儿科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1

    项目负责人:闵秀全

    收稿日期:1996-06-06 接受日期:1996-07-10

    主题词 呋喃唑酮/投药和剂量;痢疾,杆菌性/药物疗法

    Subject headings Furazolidone/administration & dosage;Dysentery, bacillary/drug therapy

    闵秀全.呋喃唑酮不同途径给药治疗细菌性痢疾.新消化病学杂志,1997;5(2):89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临床诊断按1987年卫生部婴幼儿腹泻防治方案.对1994年~1995年以细菌性痢疾收入院治疗,病程在1周内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对每例进行粪便细菌培养,仅对其中经病原学检测证实的细菌性痢疾者进行观察.两组性别、病情及年龄分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0.02,0.08,0.88,P均>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对症及支持等相同治疗情况下,治疗组应用呋喃唑酮10mg/kg加生理盐水20ml保留灌肠,2次/d;对照组给呋喃唑酮10mg/kg·d,分3次口服.

    2 结果

    治疗组在脓血便、里急后重和腹泻持续时间(分别为3.0d±1.67d,2.13d±1.34d,4.73d±1.32d)明显短于对 照组(分别为4.4d±2.06d,3.36d±1.32d,6.64d±216d),差异有高 度显著性(t值分别为2.86,3.51,4.15,P<0.01);腹痛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47d±0.74d,7.03d±1.91d)亦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2.16d±1.28d,8.32d±2.61d),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2.55,2.18,P<0.05);但对退热效果似乎不及对照组(分别为2.9 0d±1.82d,2.36d±1.99d),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显著(t=1.08,P>0.05).

    3 讨论

    细菌性痢疾在婴幼儿中发病率甚高,是我国城乡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对婴幼儿腹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尤其对病原学及治疗探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呋喃唑酮仍为目前用于细菌性痢疾常用口服药,具有肠内浓度高,口服吸收少等优点.但患儿服药困难,且个别患儿消化道反应明显,致使疗程疗效难以保证.作者根据痢疾杆菌粘附于回肠末端和结肠粘膜上皮细胞致病特点,采用呋喃唑酮保留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结果表明疗效可靠,且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在缩短脓血便、里急后重、腹痛及腹泻时效果更显著;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但两组用药对缩短发热时间无差别,可能系志贺氏菌产生 强烈的内毒素,导致肠壁通透性增高,内毒素进入血流引起全身发热症状,而呋喃唑酮难以 吸收,故对毒血症状作用较弱有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