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直肠测压60例
浙江省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325000项目负责人 郑亮,浙江省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325000收搞日期 1996-10-26 接受日期 1996-12-14
Subject headings Anus Manometry Proctoscopy
主题词 痔/诊断 肛门 直肠镜检查 测压法
郑亮,柯建利,陈秀琴.肛门直肠测压60例.新消化病学杂志,1997;5(6):407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对照组20例为内科门诊患者,男11例,女9例,年龄36岁~70岁,平均58岁,无腹泻、便秘及内痔等肛肠疾病史.便秘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40岁~70岁平均60.2岁,4d~15d解大便1次,病史1年~10年,少数患者伴有内痔(便秘伴内痔患者仅统计感觉阈值和排便阈值).内痔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32岁~67岁,平均56.3岁.大部分患者为Ⅰ期内痔,少数为Ⅱ,Ⅲ期内痔,根据病史及肛镜,结肠镜诊断.
1.2 方法 ①压力测定采用PC-polygraf HR高分辨多道胃肠动力监测系统.该系统配置的专用软件在检测过程中能自动显示、分析肛门直肠内的压力变化.用液压毛细管灌注法测压,氮气以恒定的压力进入水罐将水推出,通过毛细管与测压导管连接,使测压导管内水流速度恒定于0.5ml/min.测压导管与食管测压导管类似,有8个测压通道,临床常用4个通道,导管前端连一气囊,可注气以测直肠感觉功能.②测压前2h~3h行清洁灌肠或使用2只开塞露,检测肛门静息压及收缩压方法类似食管测压,采用定点牵拉法,先将测压导管所有测压孔道均插入肛门内,再按0.5cm/次速度向外牵拉导管进行测压.检测肛门收缩 压时应同时要求患者收缩肛门并做一用力排便动作.向气囊内分别注入不同量的气体以检测直肠的感觉功能,为避免注气过程中的暗示作用,应按随机方法向气囊内注气,当2次分别注入同等量气体而产生同一感觉时方能做为直肠感觉容量.引起直肠短暂感觉的最小空气量即直肠感觉阈值;引起便意感或疼痛时的空气量即直肠排便阈值.直肠内气囊小量注气引起短暂的肛门内括约肌松弛(表现为压力曲线上一明显的压力下降过程)为直肠肛门抑制反射.
2 结果 表1.
表1 肛门括约肌测压及直肠感觉功能检测
分组 | 静息压 (mmHg) | 收缩压 (mmHg) | 感觉阈值 (ml) | 排便阈值 (ml) | 直肛抑制反射 |
对照组 | 75.9±14.2 | 148.6±31.3 | 36.0±12.6 | 109.5±12.2 | 存在 |
便秘组 | 77.6±15.5 | 152.0±30.1 | 42.0±13.1 | 207.0±13.1b | 存在 |
内痔组 | 124±24.5b | 220.7±36.0b | 32.0±11.5 | 112.0±11.6 | 存在 |
bP<0.01,vs 对照组比较.
表1结果示便秘组患者的排便阈值比对照组明显要高(P<0.01),感觉阈值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显著性.内痔组患者的肛门静息压及收缩压比对照组明显要高(P<0.01).所 有被测试者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均存在,注气量20ml~40ml时出现.
3 讨论肛门直肠测压较早应用于小儿肛门直肠疾病,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消失为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病的重要指标.目前肛门直肠测压作为一种研究肛门生理病理、诊断疾病及判定直肠肛门功能的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肛肠测压能反映内痔,肛瘘,便秘,大便失禁等患者的肛门括约肌功能或直肠感觉功能的异常变化,还可判断肛门部手术疗效及指导肛门运动障碍性疾病生物反馈治疗.正常人粪便进入直肠时既对直肠充胀刺激,该冲动传至骶脊髓排便中枢,引起排便反射,这一反射是在大脑皮层抑制下进行的.正常的直肠内容积不超过200ml,但当直肠内感觉迟钝时粪块嵌塞的容积可达500ml或更多.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吸收过多变得干硬更会影响粪便顺利从肛门排出.本文便秘组肛门直肠测压未发现肛门括约肌痉挛,但排便阈值显著增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反映出本组患者直肠感觉功能减退.(郑亮 柯建利 陈秀琴)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