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静脉超声显象诊断肝病的意义
作者简介 毕素栋,男,1950-06-07生,江苏阜宁人,汉族. 1972年第七军医大学毕业,1987年第四军医大学全军超声医学专修班毕业. 副主任医师[山东省潍坊市北宫西街256号. 电话(0536)8324581].(收稿 1997-05-09 修回 1997-08-21)
Significance of ultrasonography of hepatic vein in diagnosis of liver diseases
BI Su-Dong and ZHANG Lu-WenChinese PLA 89 Hospital, Weifang 261021,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Subject headings hepatic veins/ultrasonography; liver neoplasms/ultrasonography; liver diseases/ultrasonography
, 百拇医药
Abstract
AIM To study the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of hepatic vein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diagnosis of liver diseases.
METHODS The ultrasonic characteristics of hepatic veins in 148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s (93 males and 55 females, aged from 21 to 76 years) were examined by B-mode ultrasonography.
RESULTS The hepatic veins of liver mass (liver cancer, liver cyst and liver hemangioma) were compressed and moved. The hepatic veins of cirrhosis and fatty liver were thinned or not clear. The veins of liver with extravasated blood were dilated. The hepatic veins in Budd-Chiari syndrome were dilated, closed or crisscrossed. The polycystic liver veins were not clear.
, 百拇医药
CONCLUSION The ultrasonic feature of hepatic vein in liver diseases is characteristic which is of great clinic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analysis,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liver diseases.
主题词 肝静脉/超声检查; 肝肿瘤/超声检查; 肝疾病/超声检查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735.7 R575
摘要
, 百拇医药 目的 探讨肝脏疾病肝静脉的超声显象特点及肝静脉的超声征象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应用B型超声对148例(男93例,女55例,年龄21岁~76岁. 肝癌、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硬变、脂肪肝、瘀血肝、布-加综合征各20例,多囊肝8例)不同肝脏疾病的肝静脉的声象图表现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
结果 肝脏肿块(肝癌、肝囊肿和肝血管瘤)常导致肝静脉的受压移位;肝硬变、脂肪肝的肝静脉变细或显示不清;瘀血肝的肝静脉扩张;布-加综合征肝静脉扩张、闭塞及相互交通并存;多囊肝的肝静脉结构常分辨不清.
结论 肝脏疾病肝静脉的超声征象具有显著的特征性,它对于临床肝脏疾病的病情分析、诊断与鉴别诊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 百拇医药
为探讨肝脏疾病时肝静脉超声显象特点及其肝静脉的超声征象对肝脏疾病诊断的价值和意义,笔者应用B型超声对正常人肝脏的肝静脉与不同肝脏疾病的肝静脉的声象图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其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病例组随机选择因肝脏疾病住院的患者148例,男93例,女55例,年龄21岁~76岁. 其中肝脏肿块60例(肝癌、肝囊肿、肝血管瘤各20例),肝硬变、脂肪肝、瘀血肝、布-加综合征各20例,多囊肝8例. 全部病例的诊断均经临床综合检查确诊或由手术病理证实. 正常对照组选择经临床排除有肝脏疾病的健康查体者,男女各20例,年龄20岁~66岁.
1.2 方法 采用Aloka SSD-256、610型超声仪及GE RT-6800型彩超仪,探头频率2.5或3.5MHz. 探查按肝脏疾病超声检查的常规方法进行[1],除作一般项目内容的观察外,重点观察肝静脉的形态位置、走行特点、管径大小、内部回声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等. 图象用135照相机摄影记录.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正常肝静脉的声象图特征 正常肝静脉于深吸气时作右肋缘下斜切,声束方向朝向第二肝门,声象图上可同时显示3支肝静脉呈放射状汇入下腔静脉. 由于肝静脉壁薄,含纤维组织成份少,所以,正常肝静脉壁的回声比较弱,而呈现无缘性液性管状结构. 只有当声束与肝静脉垂直入射时,肝静脉的壁才显示出较明显的回声带,且回声带的宽度与亮度仍明显较门静脉弱. 正常成人肝静脉的管径测值为:左肝静脉5mm~8mm,平均6.40mm±1.10mm;中肝静脉5mm~9mm,平均6.75mm±1.25mm;右肝静脉6mm~10mm,平均7.65mm±1.39mm.
2.2 肝脏疾病肝静脉的声象图特征 肝脏肿块对肝静脉的影响主要表现有肝静脉的局部受压,管腔狭窄、走行移位或扭曲绕行等. 在本组病例中,肝癌患者引起肝静脉改变者12例(60%). 4例为发生在肝静脉走行区附近的小肝癌(肿瘤直径<3cm),8例为多发性肿瘤及体积较大的肿瘤. 肝囊肿引起肝静脉改变者6例(30%). 2例为发生在肝静脉走行区附近的小囊肿,4例为体积较大的囊肿或多发性囊肿. 肝血管瘤引起肝静脉改变者4例(20%). 均为发生在肝静脉走行区附近的体积较大的肿瘤. 肝硬变肝静脉的改变表现为管腔呈粗细程度不匀的变窄变细,走行僵直或扭曲,末稍分支结构显示不清. 脂肪肝肝静脉的改变也均表现明显的管腔变细变窄,但无血管走行的扭曲现象,病情严重者血管结构的图象则显示不清. 瘀血肝3支肝静脉主干及其末稍分支均呈现显著的增粗和扩张,图象显示更为清晰,本组病例3支肝静脉的测值为:左肝静脉9mm~14mm,平均11.75mm±1.48mm,中肝静脉9mm~15mm,平均12.15mm±1.57mm,右肝静脉10mm~18mm,平均12.95mm±2.71mm,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布-加综合征患者2例肝静脉阻塞型(肝内型)与16例肝静脉伴下腔静脉阻塞型(混合型)者均显示肝内肝静脉有扩张、狭窄或闭塞以及相互交通并存,仅2例下腔静脉右房入口处狭窄(肝外型)者,显示3支肝静脉均明显增粗. 多囊肝患者肝静脉的改变则表现为肝实质与肝内管道结构的不易分辨.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正常肝静脉的超声解剖 肝静脉通常有3支,即左肝静脉、中肝静脉和右肝静脉. 左肝静脉最小,右肝静脉最大,它们均走行于肝裂之间,并成为肝脏分叶分段的标志. 3支肝静脉均于第二肝门处汇入下腔静脉,其汇入方式可有变异,最常见的变异是部分左肝静脉与中肝静脉在其近端首先汇合形成一干,然后再入下腔静脉. 肝静脉在其下腔静脉的汇入口处的管径,受心动呼吸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可显示有轻微变化,因此测量肝静脉的管径一般选择其距下腔静脉汇入口1cm处.
3.2 肝脏疾病肝静脉的病理改变与临床联系 不同肝脏疾病,由于其病理改变特点不同,对肝静脉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它们在声象图上均表现有一定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则又为临床肝脏疾病的分析诊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本组观察结果表明:肝脏疾病时肝静脉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血管形态、走行及其管径大小等方面的变化. 其中肝脏肿块(肝癌、肝囊肿、肝血管瘤)对肝静脉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肝静脉的受压移位,临床上常见于发生在肝静脉走行区附近的肿瘤、多发性肿瘤及体积较大的肿瘤. 本组肝脏恶性肿瘤对肝静脉的影响发生率为60%,良性肿瘤对肝静脉的影响发生率为20%~3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从而说明肝脏恶性肿瘤对肝静脉的影响较良性肿瘤更为常见. 肝硬变主要表现肝静脉管径呈程度不均匀的变细变窄,走行扭曲及末稍分支显示不清,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正常肝小叶的破坏与假小叶的形成,使肝静脉末稍分支闭塞,肝静脉干则因增生的结缔组织的收缩牵拉而形成狭窄和走行扭曲. 脂肪肝虽也表现肝静脉的变细变窄,但临床上常常因为图象的严重声衰减现象而使肝静脉干不易显示,甚至图象根本就显示不清. 它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肝细胞的脂肪浸润、营养不良和肝细胞的肿大对肝静脉形成的挤压所致. 瘀血肝的3支肝静脉干及其末稍分支均表现明显的增粗,它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右心房压力与下腔静脉压力的显著增高,使得肝静脉内的血液回流受阻,从而逐渐形成肝静脉压力的增高,最终导致肝静脉的瘀血扩张. 布-加综合征主要表现肝静脉扩张、闭塞、相互交通等多种征象并存,它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静脉流出道阻塞,同时,又因其阻塞的部位、类型、程度与侧支循环通路的不同,而同时表现有受累的肝静脉狭窄、阻塞或闭塞,回流受阻的肝静脉扩张以及受阻肝静脉血流向不受阻或受阻轻的肝静脉的侧支交通等多种征象. 多囊肝是一种先天性肝脏多囊性疾病,它是由于残留的过剩胆管在肝小叶内群集扩张所致,因此,声象图上一般难以分辨肝实质及其中的管道结构.
, 百拇医药
3.3 肝静脉超声显象诊断肝脏疾病的应用评价 对不同肝脏疾病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肝静脉血流特点的研究临床已屡有报道[2-5],但是,应用二维超声对肝脏疾病时肝静脉形态特征改变的专门观察研究则尚未见报道. 笔者观察结果表明:肝脏疾病肝静脉的声象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二维超声可以清楚显示肝静脉的形态位置、走行特点、管径大小,准确反映肝脏疾病时肝静脉的病理改变特点,并可根据这些声象图改变的不同特点,为临床病情分析、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从而促进了超声影象技术对肝脏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4 参考文献
1 钱蕴秋著. 临床超声诊断学. 第1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31-134
2 张友耿,高淑英,吴浓清. 多普勒超声在肝静脉检测的应用. 中华超声影象学杂志,1993;2(4):192-193
3 毕素栋,张鲁文. 双功多普勒超声对Budd-Chiari综合征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中华超声影象学杂志,1996;5(2):56-59
4 王瑛,王敦礼,张学文. 肝硬变患者肝静脉多普勒波形观察.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4;10(3):14-16
5 黄元德,刘福生,阮菊英,等. 瘀血肝与正常肝的肝静脉多普勒对比分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5;11(2):138-139, 百拇医药(毕素栋 张鲁文)
Significance of ultrasonography of hepatic vein in diagnosis of liver diseases
BI Su-Dong and ZHANG Lu-WenChinese PLA 89 Hospital, Weifang 261021,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Subject headings hepatic veins/ultrasonography; liver neoplasms/ultrasonography; liver diseases/ultrasonography
, 百拇医药
Abstract
AIM To study the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of hepatic vein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diagnosis of liver diseases.
METHODS The ultrasonic characteristics of hepatic veins in 148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s (93 males and 55 females, aged from 21 to 76 years) were examined by B-mode ultrasonography.
RESULTS The hepatic veins of liver mass (liver cancer, liver cyst and liver hemangioma) were compressed and moved. The hepatic veins of cirrhosis and fatty liver were thinned or not clear. The veins of liver with extravasated blood were dilated. The hepatic veins in Budd-Chiari syndrome were dilated, closed or crisscrossed. The polycystic liver veins were not clear.
, 百拇医药
CONCLUSION The ultrasonic feature of hepatic vein in liver diseases is characteristic which is of great clinic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analysis,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liver diseases.
主题词 肝静脉/超声检查; 肝肿瘤/超声检查; 肝疾病/超声检查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735.7 R575
摘要
, 百拇医药 目的 探讨肝脏疾病肝静脉的超声显象特点及肝静脉的超声征象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应用B型超声对148例(男93例,女55例,年龄21岁~76岁. 肝癌、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硬变、脂肪肝、瘀血肝、布-加综合征各20例,多囊肝8例)不同肝脏疾病的肝静脉的声象图表现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
结果 肝脏肿块(肝癌、肝囊肿和肝血管瘤)常导致肝静脉的受压移位;肝硬变、脂肪肝的肝静脉变细或显示不清;瘀血肝的肝静脉扩张;布-加综合征肝静脉扩张、闭塞及相互交通并存;多囊肝的肝静脉结构常分辨不清.
结论 肝脏疾病肝静脉的超声征象具有显著的特征性,它对于临床肝脏疾病的病情分析、诊断与鉴别诊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 百拇医药
为探讨肝脏疾病时肝静脉超声显象特点及其肝静脉的超声征象对肝脏疾病诊断的价值和意义,笔者应用B型超声对正常人肝脏的肝静脉与不同肝脏疾病的肝静脉的声象图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其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病例组随机选择因肝脏疾病住院的患者148例,男93例,女55例,年龄21岁~76岁. 其中肝脏肿块60例(肝癌、肝囊肿、肝血管瘤各20例),肝硬变、脂肪肝、瘀血肝、布-加综合征各20例,多囊肝8例. 全部病例的诊断均经临床综合检查确诊或由手术病理证实. 正常对照组选择经临床排除有肝脏疾病的健康查体者,男女各20例,年龄20岁~66岁.
1.2 方法 采用Aloka SSD-256、610型超声仪及GE RT-6800型彩超仪,探头频率2.5或3.5MHz. 探查按肝脏疾病超声检查的常规方法进行[1],除作一般项目内容的观察外,重点观察肝静脉的形态位置、走行特点、管径大小、内部回声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等. 图象用135照相机摄影记录.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正常肝静脉的声象图特征 正常肝静脉于深吸气时作右肋缘下斜切,声束方向朝向第二肝门,声象图上可同时显示3支肝静脉呈放射状汇入下腔静脉. 由于肝静脉壁薄,含纤维组织成份少,所以,正常肝静脉壁的回声比较弱,而呈现无缘性液性管状结构. 只有当声束与肝静脉垂直入射时,肝静脉的壁才显示出较明显的回声带,且回声带的宽度与亮度仍明显较门静脉弱. 正常成人肝静脉的管径测值为:左肝静脉5mm~8mm,平均6.40mm±1.10mm;中肝静脉5mm~9mm,平均6.75mm±1.25mm;右肝静脉6mm~10mm,平均7.65mm±1.39mm.
2.2 肝脏疾病肝静脉的声象图特征 肝脏肿块对肝静脉的影响主要表现有肝静脉的局部受压,管腔狭窄、走行移位或扭曲绕行等. 在本组病例中,肝癌患者引起肝静脉改变者12例(60%). 4例为发生在肝静脉走行区附近的小肝癌(肿瘤直径<3cm),8例为多发性肿瘤及体积较大的肿瘤. 肝囊肿引起肝静脉改变者6例(30%). 2例为发生在肝静脉走行区附近的小囊肿,4例为体积较大的囊肿或多发性囊肿. 肝血管瘤引起肝静脉改变者4例(20%). 均为发生在肝静脉走行区附近的体积较大的肿瘤. 肝硬变肝静脉的改变表现为管腔呈粗细程度不匀的变窄变细,走行僵直或扭曲,末稍分支结构显示不清. 脂肪肝肝静脉的改变也均表现明显的管腔变细变窄,但无血管走行的扭曲现象,病情严重者血管结构的图象则显示不清. 瘀血肝3支肝静脉主干及其末稍分支均呈现显著的增粗和扩张,图象显示更为清晰,本组病例3支肝静脉的测值为:左肝静脉9mm~14mm,平均11.75mm±1.48mm,中肝静脉9mm~15mm,平均12.15mm±1.57mm,右肝静脉10mm~18mm,平均12.95mm±2.71mm,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布-加综合征患者2例肝静脉阻塞型(肝内型)与16例肝静脉伴下腔静脉阻塞型(混合型)者均显示肝内肝静脉有扩张、狭窄或闭塞以及相互交通并存,仅2例下腔静脉右房入口处狭窄(肝外型)者,显示3支肝静脉均明显增粗. 多囊肝患者肝静脉的改变则表现为肝实质与肝内管道结构的不易分辨.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正常肝静脉的超声解剖 肝静脉通常有3支,即左肝静脉、中肝静脉和右肝静脉. 左肝静脉最小,右肝静脉最大,它们均走行于肝裂之间,并成为肝脏分叶分段的标志. 3支肝静脉均于第二肝门处汇入下腔静脉,其汇入方式可有变异,最常见的变异是部分左肝静脉与中肝静脉在其近端首先汇合形成一干,然后再入下腔静脉. 肝静脉在其下腔静脉的汇入口处的管径,受心动呼吸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可显示有轻微变化,因此测量肝静脉的管径一般选择其距下腔静脉汇入口1cm处.
3.2 肝脏疾病肝静脉的病理改变与临床联系 不同肝脏疾病,由于其病理改变特点不同,对肝静脉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它们在声象图上均表现有一定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则又为临床肝脏疾病的分析诊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本组观察结果表明:肝脏疾病时肝静脉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血管形态、走行及其管径大小等方面的变化. 其中肝脏肿块(肝癌、肝囊肿、肝血管瘤)对肝静脉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肝静脉的受压移位,临床上常见于发生在肝静脉走行区附近的肿瘤、多发性肿瘤及体积较大的肿瘤. 本组肝脏恶性肿瘤对肝静脉的影响发生率为60%,良性肿瘤对肝静脉的影响发生率为20%~3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从而说明肝脏恶性肿瘤对肝静脉的影响较良性肿瘤更为常见. 肝硬变主要表现肝静脉管径呈程度不均匀的变细变窄,走行扭曲及末稍分支显示不清,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正常肝小叶的破坏与假小叶的形成,使肝静脉末稍分支闭塞,肝静脉干则因增生的结缔组织的收缩牵拉而形成狭窄和走行扭曲. 脂肪肝虽也表现肝静脉的变细变窄,但临床上常常因为图象的严重声衰减现象而使肝静脉干不易显示,甚至图象根本就显示不清. 它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肝细胞的脂肪浸润、营养不良和肝细胞的肿大对肝静脉形成的挤压所致. 瘀血肝的3支肝静脉干及其末稍分支均表现明显的增粗,它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右心房压力与下腔静脉压力的显著增高,使得肝静脉内的血液回流受阻,从而逐渐形成肝静脉压力的增高,最终导致肝静脉的瘀血扩张. 布-加综合征主要表现肝静脉扩张、闭塞、相互交通等多种征象并存,它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静脉流出道阻塞,同时,又因其阻塞的部位、类型、程度与侧支循环通路的不同,而同时表现有受累的肝静脉狭窄、阻塞或闭塞,回流受阻的肝静脉扩张以及受阻肝静脉血流向不受阻或受阻轻的肝静脉的侧支交通等多种征象. 多囊肝是一种先天性肝脏多囊性疾病,它是由于残留的过剩胆管在肝小叶内群集扩张所致,因此,声象图上一般难以分辨肝实质及其中的管道结构.
, 百拇医药
3.3 肝静脉超声显象诊断肝脏疾病的应用评价 对不同肝脏疾病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肝静脉血流特点的研究临床已屡有报道[2-5],但是,应用二维超声对肝脏疾病时肝静脉形态特征改变的专门观察研究则尚未见报道. 笔者观察结果表明:肝脏疾病肝静脉的声象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二维超声可以清楚显示肝静脉的形态位置、走行特点、管径大小,准确反映肝脏疾病时肝静脉的病理改变特点,并可根据这些声象图改变的不同特点,为临床病情分析、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从而促进了超声影象技术对肝脏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4 参考文献
1 钱蕴秋著. 临床超声诊断学. 第1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31-134
2 张友耿,高淑英,吴浓清. 多普勒超声在肝静脉检测的应用. 中华超声影象学杂志,1993;2(4):192-193
3 毕素栋,张鲁文. 双功多普勒超声对Budd-Chiari综合征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中华超声影象学杂志,1996;5(2):56-59
4 王瑛,王敦礼,张学文. 肝硬变患者肝静脉多普勒波形观察.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4;10(3):14-16
5 黄元德,刘福生,阮菊英,等. 瘀血肝与正常肝的肝静脉多普勒对比分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5;11(2):138-139, 百拇医药(毕素栋 张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