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1999年第10期
编号:10696474
褪黑素与急性胃粘膜病变
http://www.100md.com 1999年10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9年第10期
褪黑素;胃粘膜;应激,项目负责人,Subjectheadings,主题词,1褪黑素的生理作用,1.1抗氧化作用,1.2褪黑素的促免疫及抗应激作用,2褪黑素及其受体在胃肠道中的分布及合成,3褪黑素在急性胃粘膜病变中的保护作用,4参考文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 上海市 200433

    项目负责人
刘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 上海市 200433

    收稿日期 1999-05-10

    

    Subject headings
melatonin; gastric mucosa; stress

    主题词
褪黑素;胃粘膜;应激

    褪黑素(melatonin)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 松果体外的组织如视网膜、胃肠、副泪腺也能合成褪黑素. 但在生理情况下血液和体液中的褪黑素主要来自于松果体的分泌. 松果体褪黑素的分泌呈24h 规律性波动. 其生理调节的变化特点为白天分泌减少而夜间分泌增加. 随着研究的深入,褪黑素的许多功能逐渐被人们认识,褪黑素有调节昼夜节律性的作用,此外还有抗肿瘤、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多种作用. 在胃肠道亦发现了褪黑素及其受体,因此褪黑素对胃肠的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褪黑素的分子式为C13H16N2O2,化学名称为N-乙酰基-5-甲氧色胺,熔点116.5℃~118℃. 其浓度脑组织:血液=5∶1,血液中70%与蛋白结合,脑脊液中也含有一小部分褪黑素. 哺乳动物血中褪黑素呈昼夜节律性变化,血中褪黑素的波动表现为夜晚达到峰值而白天降到谷值,这种波动与环境中的光照有关. 动物血中的褪黑素分泌成两部分,一是基础性分泌,一是基础分泌以外的脉冲性分泌. 而在人的血中褪黑素浓度的变化仅见于脉冲性释放,是否有基础性分泌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褪黑素主要在松果体细胞内合成[1]. 受松果体昼夜节律影响,褪黑素主要在晚上分泌. 暗时相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NE作用于松果体细胞的β-肾上腺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升高. cAMP可激活N-乙酰转移酶,使褪黑素分泌增加. 研究发现N-乙酰转移酶(NAT)

    5-羟基吲哚-O-甲基转移酶(HIOMT)是褪黑素合成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酶. 褪黑素在体内的T1/2较短(10min~40min),褪黑素在体内主要代谢途径是经肝微粒体羟化酶催化,6位羟化为6-羟基褪黑素,其后约70%~80%与硫酸盐结合;5%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尿排出,2%经脱乙酰基和脱氨基后,形成5-甲氧吲哚乙酸;其他10%~15%形成Ehrlich反应阴性分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40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