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医学史 > 中医中药
编号:11353313
不堪回首的药害
http://www.100md.com 2000年1月10日 《家庭医生报》 2000年第2期(总第726期 2000.01.10)
     21世纪已来临,回首20世纪的药物发展史不难发现那许多让人发颤的印记。

    1900年,欧美国家发现一些奇异的“蓝色人”,他们在阳光照射下,皮肤显蓝色,未被照射处呈灰色,经研究证明,是由于常用抗菌消毒药硝酸银、弱蛋白银,而使银离子沉着于皮肤、粘膜上的缘故。

    1922年,欧美发现许多“粒细胞缺乏症”病人,他们对多种感染失去防御能力,极易发炎、发热,经医药学家长达11年不懈的努力,才查明是解热镇痛药氨基比林(匹拉米洞)在作祟,而此药竟已使用40年之久。

    1935年,欧美国家出现大量白内障病人,且失明率极高,尤以肥胖妇女居多。经查实系服减肥药二硝基酚所致。

    1954年,法国将二磺二乙基锡用于疮疖与炎症病人,结果造成神经毒与中毒性脑炎及失明者270人,且死亡11人。

    1959年,美国推出降血脂新药三苯乙醇,大量病人服用后,不但发生脱发等毒副反应,而且有1000余人患了白内障。

    1960年,英国与澳大利亚人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治喘灵、喘息定气雾剂)时,由于使用过量,造成心律紊乱、心动过速而死亡3500余人。

    1961年,西欧一些国家应用新药“反应停”作镇静剂用于孕妇呕吐反应,竟然出现1200多个“海豹式胎儿”,他们缺臂少腿,手足直接与身体相连,而且大多还活着。另外,日本因长期使用抗疟药氯碘喹而酿成万余人致盲及下肢瘫痪。

    1966年,在美国发现300多名妙龄女郎患阴道腺癌,经调查发现,她们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均曾用过人工合成的保胎药己烯雌酚,即乙雌酚,这样便埋下了定时炸弹。还有一些人患肾盂癌或膀胱癌,是由于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非那西丁之故。

    1967年,欧洲出现罕见的“肺高血压”病人,主要表现为气促、胸痛与突然昏厥等,其原因是病人服用减肥药氨苯唑啉产生的毒副反应。, 百拇医药(汪宗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