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696834
贲门癌淋巴结转移50例
http://www.100md.com 2000年4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年第4期
     1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2四川省资中县人民医院外科

    项目负责人
肖文光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收稿日期 1999-12-08 接收日期 2000-01-05

    

    Subject headings
esophageal neoplasms/surgery; esophageal neoplasms/pathology; lymphatic metastasis 

    主题词
食管肿瘤/外科学;食管肿瘤/病理学;淋巴结转移
, http://www.100md.com
    肖文光,刘建超,陈利华. 贲门癌淋巴结转移50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4):485-486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997/1998我院胸外科及腹部外科住院手术贲门癌患者50例,其中男39例,女11例. 年龄29岁~75岁,平均57.8岁. 均经病理确诊为贲门腺癌.

    1.2 方法 本组手术经胸38例,经腹11例, 胸腹联合切口1例. 手术发现肿瘤<3.0cm 4例,3.0cm~7.0cm 34例,>7.0cm 12例. 手术常规距肿瘤3cm~5cm以上行肿瘤切除并行弓下吻合及淋巴结清扫. 贲门旁淋巴结28例,食管下段旁淋巴结25例,胃左动脉旁淋巴结22例,胃小弯淋巴结5例,腹腔动脉旁淋巴结4例分别送病理检查. 全部病理标本均行常规病理检查,包括肿瘤长度、浸犯深度、断端残留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 百拇医药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淋巴结转移率及分布特点
本组50例贲门癌患者中发[LL]现淋巴结转移27例,转移率54.0%. 其中贲门旁淋巴结转移17例(62.9%),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8例(29.6%),食管下段旁淋巴结转移8例 (29.6%),胃小弯淋巴结转移2例(7.4%),腹腔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例(3.7%).

    2.2 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肿瘤<3.0cm者4例,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25.0%);3.0cm~7.0cm者34例,2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61.8%);>7.0cm者12例,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41.6%. 无显著性差异(P>0.05).
, http://www.100md.com
    2.3 肿瘤浸犯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肿瘤浸及浆膜者47例,27例淋巴结转移(57.4%); 浸及肌层2例,粘膜1例,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 有明显差异(P<0.01).

    2.4 年龄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40岁者2例,1例淋巴结转移(50.0%);40岁~60岁者29例,15例淋巴结转移(51.7%);>60岁者19例,11例淋巴结转移(57.8%). 无明显差异(P>0.05).

    2.5 食管下段浸犯情况 全组病理发现食管下段受浸11例,浸润率为22.0%.

    3 讨论

    3.1 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布特点 贲门癌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其长期生存的最重要因素[1]. 探讨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有利于指导手术中淋巴结的清扫范围,对于提高术后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由于贲门癌特殊的解剖部位,具有浸润食管下段的特点,贲门与食管下段有致密的淋巴网[7],因此淋巴结转移有向胸腔内、腹腔内两个途径. 本组淋巴结转移27例,分布于食管下段旁淋巴结8例, 占 29.6%,其中仅2例同时出现腹腔内淋巴结转移;贲门旁淋巴结转移17例,仅1例同时发生食管下段旁淋巴结转移,可能提示胸腔内淋巴结转移路径并非是腹腔淋巴结转移路径,两个淋巴结转移路径可能并无相关性. 本组胸内淋巴结转移几乎都分布于食管下段旁淋巴结, 尚未发现下肺韧带旁、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贲门癌腹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基本参照胃癌淋巴结分组标准进行统计. 本组50例贲门癌,27例淋巴结转移,占54.0%;其中分布于贲门旁淋巴结者17例,占62.9%;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者8例,占29.6%;胃小弯旁淋巴结者2例,占7.4%;腹腔动脉旁淋巴结者仅1例,占3.4%. 统计结果显示:贲门癌腹腔内淋巴结转移以贲门旁淋巴结为主,其次为胃左动脉旁淋巴结,两者共计占92.5%,第7组以远的淋巴结转移较少.
, 百拇医药
    3.2 贲门癌合理手术路径的探讨 近年来发生于胃上部及邻近食管部癌的发生率较高,多为浸润癌,呈弥漫性生长[2,3]. 胃上部邻近食管部癌实际上即为贲门癌,易向上浸润食管下段. 程敏[4]报告211例胃上部1/3癌,82例浸润食管下段,占38.9%. 卞家兴[5]报告23例胃上部1/3癌(包括9例贲门癌、8例胃底贲门癌、6例高位胃癌),经病理证实浸润食管3.0cm以上竞高达26%. 本组50例贲门癌,浸润食管下段11例,占22.0%,与文献报道相近. 关于贲门癌切缘长度,张汝刚et al[6]主张切缘距肿瘤≥5.0cm. 而经腹通过扩大膈肌裂孔,切断迷走神经,向下牵拉食管,最多切除食管5cm,一般只能切除3cm~4cm. 因此,单纯经腹手术难以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 一方面对食管下段浸润者,切除范围极为有限,达不到肿瘤手术要求;对肉眼正常,病理证实有食管浸润者,更难保证彻底切除. 另一方面,贲门癌食管下段旁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本组为29.6%),经腹手术无法清扫食管下段旁转移的淋巴结,造成转移性淋巴结残留,从而影响预后. 所以笔者认为,贲门癌手术应根据肿瘤大小选择经胸路径为主,辅以胸腹联合切口为宜. 参照日本胃癌处理规约[7],贲门癌应根据以下情况决定手径路:①原发于贲门部癌,肿块小而局限,不管有无浸润食管,应采用左胸行食管下段加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并清扫淋巴结,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术;②原发于贲门部癌,肿瘤范围大或外浸严重,不管有无浸润食管,可采用胸腹联合切口,作全胃切除加食管下段切除并清扫淋巴结,主动脉弓下食管-空肠Roux-Y吻合.
, 百拇医药
    

    4 参考文献


    1 原和平. 贲门癌切除术后生存10年以上病例分析. 中华肿瘤杂志,1999;21:145-147

    2 钱明富. 美国外科医师学院的胃癌统计资料.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4;21:183-184

    3 陈鲳. 胃腺癌的比例在变化.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4;21:372

    4 程敏. 胃癌浸润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5;22:246-247

    5 卞家兴. 浸润型贲门部胃癌23例术后分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173

    6 张汝刚,方德康,张大为, 汪良骏, 张德超,杨林. 贲门癌的外科治疗结果(附1832例分析). 中华肿瘤杂志, 1998;20:140-142

    7 陈峻青. 日本胃癌处理规约. 第十二版重要修改内容简介.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5:47-49, http://www.100md.com(肖文光1 刘建超2 陈利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