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酶与原发性肝癌
端粒;端粒酶;肝肿瘤,项目负责人,Subjectheadings,主题词,1端粒的结构与功能,2端粒酶,2.1端粒酶的发现及其结构,2.2端粒延长的机制,3端粒酶活化与细胞永生化,4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5肝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研究,6端粒酶活性与HCC诊断治疗的
1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 广东省深圳市 5180202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 北京市 100021
项目负责人 傅建民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 广东省深圳市 518020
收稿日期 1999-10-19 接收日期 1999-12-29
Subject headings telemere; telomerase; liver neoplasms
主题词 端粒;端粒酶;肝肿瘤
傅建民,余小舫,邵永孚. 端粒酶与原发性肝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4):461-463
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其年发病率位于全部恶性肿瘤的第四位,而病死率位于第二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1]. 有关肝癌发生,发展,转归的研究尚存许多疑点. 近年来国外学者广泛开展了有关端粒酶活性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均呈端粒酶活性阳性,而在正常人体组织中却无表达(在人生殖细胞,一些淋巴细胞和造血细胞中除外)[2],提示端粒酶可能是一个广泛的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成为近年来分子肿瘤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有关原发性肝癌端粒酶活性的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1 端粒的结构与功能
早在20世纪30~40年代,Muller和McClintock就发现端粒对于染色体稳定和其基因组的完整是十分重要的. 1978年耶鲁大学的Blackburn et al[3]在对单细胞生物四膜虫的研究中发现了端粒,证实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一种特殊结构,由简单重复的富G的DNA序列及其相关蛋白组成,人和脊椎动物的端粒DNA序列为(5'-TTAGGG-3')n. 端粒与细胞的寿命控制关系密切,人体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只能经历有限的有丝分裂次数. Olovnik[4]在70年代末首次提出了染色体末端的逐渐丢失会导致细胞最终退出周期. 随着细胞有丝分裂的进行,端粒长度会逐渐缩短,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就不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65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