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螺旋CT动脉造影诊断胰岛素瘤1例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影象介入科 广东省广州市 510060
项目负责人 李立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影象介入科 广东省广州市 510060
收稿日期 2000-07-12 接受日期 2000-08-11
主题词 胰岛素瘤;计算机体层摄影;放射摄影术/诊断
李立, 吴沛宏, 阮超美, 林浩皋, 郑列, 莫运仙, 卢丽霞. 动态螺旋CT动脉造影诊断胰岛素瘤1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11):1204
1 病例报告
, http://www.100md.com
男,30岁. 反复发作性意识不清8mo,加重2mo. 病情在空腹时,发作时测血糖明显下降,最低至0.8mmol/L~1.9mmol/L. 补充糖水后症状迅速缓解,发作间期正常. 曾行三次常规CT检查未发现异常. 设备Elscint Twin CT扫描机,Medrad自动高压注射器,Toshiba 500mA 血管造影机. 方法:Seldinger's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腹腔动脉,采用高压自动注射器,经导管注入造影剂20mL,速度2.5mL/s,开始注射后8s,行胰头部动态螺旋CT扫描,每隔30s~1min扫描一次,延迟扫描至10min. CT表现:胰岛素瘤在螺旋CT动脉造影表现为胰头部一高度致密结节,直径约2cm,边界清晰. 时间密度曲线:正常胰腺在动态螺旋CT动脉造影扫描中,先呈显著增强,CT值达600Hu左右(开始注射造影剂后8s),随后密度迅速降低,20s后已降至80Hu,10min后,降至50Hu. 胰岛素瘤在动态螺旋CT动脉造影扫描中,开始注射造影剂后8s扫描增强至500Hu~550Hu左右,与正常胰腺无法区分;20s后,CT值稍降低至350Hu,可与正常胰头区分(其已降至80Hu);1min后CT值为200Hu;3min后CT值仍达100Hu(仍可与正常胰头55Hu区分);延迟扫描至10min,CT值约50Hu与正常胰头呈等密度.
, 百拇医药
2 讨论
胰岛素瘤起源于胰腺B细胞,常有低血糖和血中胰岛素增高. 临床有典型的Whippl's三联征:①自发性低血糖,②血糖反复降至50mg/mL,③口服或注射葡萄糖后症状消失. 尽管胰岛素瘤有着典型的临床症状,但定位诊断主要依靠影象学,这是因为胰岛素瘤常较小(2cm左右),与正常胰腺有相同质地,手术中外科医生难以从肉眼和手感分辨肿瘤,需依靠影象学术前定位行部分胰腺切除,术后进行连续病理切片以证实病灶,因而胰岛素术前影象学准确的定位诊断至关重要. 常规CT增强方法发现率仅45%~50%. 而胰岛素瘤含有较丰富的血供,腹腔动脉造影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是一种准确的诊断方法,发现率75%~80%,但动脉造影无法象CT一样为手术医生提供准确的解剖定位. CT动脉造影可结合两种方法的优势,既可准确显示病灶,又可提供准确的周围解剖关系. 近年来,螺旋CT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CT扫描速度和图象质量,同时也大大提高了CT动脉造影检查技术. 本例胰岛素瘤患者曾行四次常规CT检查均未确定病灶位置,而螺旋CT动脉造影极其清晰地显示了位于胰头区的病灶,外科医生在螺旋CT动脉造影的提示下,行部分胰头切除,术后病理切片证实病灶存在.
, http://www.100md.com
本例动态螺旋CT动脉造影表现说明,正常胰腺及胰岛素瘤在开始注射造影剂后8s扫描都有显著的强化,CT值达500Hu~600Hu,两者无法区分,但正常胰腺于延迟20s扫描后即降至80Hu,而胰岛素瘤增强后CT值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延迟降低过程,30s后达350Hu,60s后CT值仍为200Hu,本例显示其过程大约4min. 本例动态CT动脉造影表现说明,胰岛素瘤增强程度并不一定高于正常胰腺,但胰岛素瘤内造影剂排泄速度明显慢于正常胰腺,而致胰岛素瘤显示. 这种表现可以解释部分病例动脉造影检查未发现病灶的原因.
Ahlstom和Fink曾报道CT动脉造影在胰岛素瘤诊断的应用经验,他们报道胰岛素瘤可以与正常胰腺呈等、低及高密度表现,其征象可能与扫描不同时期有关. 由于他们采用的CT扫描机的机器性能及CT扫描方法的限制,获得的CT图象质量较差,而使这一检查技术未得到肯定. 我们采用双螺旋CT扫描机及自动注射器,获得了优良的CT图象. 根据我们动态扫描的经验,认为螺旋CT动脉造影在显示胰岛素瘤时,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延迟扫描观察. 本例胰岛素瘤在造影剂注射后8s扫描尚未显示,但仅延迟20s后肿瘤显示极其清晰., 百拇医药(李 立 吴沛宏 阮超美 林浩皋 郑 列 莫运仙 卢丽霞)
项目负责人 李立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影象介入科 广东省广州市 510060
收稿日期 2000-07-12 接受日期 2000-08-11
主题词 胰岛素瘤;计算机体层摄影;放射摄影术/诊断
李立, 吴沛宏, 阮超美, 林浩皋, 郑列, 莫运仙, 卢丽霞. 动态螺旋CT动脉造影诊断胰岛素瘤1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11):1204
1 病例报告
, http://www.100md.com
男,30岁. 反复发作性意识不清8mo,加重2mo. 病情在空腹时,发作时测血糖明显下降,最低至0.8mmol/L~1.9mmol/L. 补充糖水后症状迅速缓解,发作间期正常. 曾行三次常规CT检查未发现异常. 设备Elscint Twin CT扫描机,Medrad自动高压注射器,Toshiba 500mA 血管造影机. 方法:Seldinger's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腹腔动脉,采用高压自动注射器,经导管注入造影剂20mL,速度2.5mL/s,开始注射后8s,行胰头部动态螺旋CT扫描,每隔30s~1min扫描一次,延迟扫描至10min. CT表现:胰岛素瘤在螺旋CT动脉造影表现为胰头部一高度致密结节,直径约2cm,边界清晰. 时间密度曲线:正常胰腺在动态螺旋CT动脉造影扫描中,先呈显著增强,CT值达600Hu左右(开始注射造影剂后8s),随后密度迅速降低,20s后已降至80Hu,10min后,降至50Hu. 胰岛素瘤在动态螺旋CT动脉造影扫描中,开始注射造影剂后8s扫描增强至500Hu~550Hu左右,与正常胰腺无法区分;20s后,CT值稍降低至350Hu,可与正常胰头区分(其已降至80Hu);1min后CT值为200Hu;3min后CT值仍达100Hu(仍可与正常胰头55Hu区分);延迟扫描至10min,CT值约50Hu与正常胰头呈等密度.
, 百拇医药
2 讨论
胰岛素瘤起源于胰腺B细胞,常有低血糖和血中胰岛素增高. 临床有典型的Whippl's三联征:①自发性低血糖,②血糖反复降至50mg/mL,③口服或注射葡萄糖后症状消失. 尽管胰岛素瘤有着典型的临床症状,但定位诊断主要依靠影象学,这是因为胰岛素瘤常较小(2cm左右),与正常胰腺有相同质地,手术中外科医生难以从肉眼和手感分辨肿瘤,需依靠影象学术前定位行部分胰腺切除,术后进行连续病理切片以证实病灶,因而胰岛素术前影象学准确的定位诊断至关重要. 常规CT增强方法发现率仅45%~50%. 而胰岛素瘤含有较丰富的血供,腹腔动脉造影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是一种准确的诊断方法,发现率75%~80%,但动脉造影无法象CT一样为手术医生提供准确的解剖定位. CT动脉造影可结合两种方法的优势,既可准确显示病灶,又可提供准确的周围解剖关系. 近年来,螺旋CT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CT扫描速度和图象质量,同时也大大提高了CT动脉造影检查技术. 本例胰岛素瘤患者曾行四次常规CT检查均未确定病灶位置,而螺旋CT动脉造影极其清晰地显示了位于胰头区的病灶,外科医生在螺旋CT动脉造影的提示下,行部分胰头切除,术后病理切片证实病灶存在.
, http://www.100md.com
本例动态螺旋CT动脉造影表现说明,正常胰腺及胰岛素瘤在开始注射造影剂后8s扫描都有显著的强化,CT值达500Hu~600Hu,两者无法区分,但正常胰腺于延迟20s扫描后即降至80Hu,而胰岛素瘤增强后CT值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延迟降低过程,30s后达350Hu,60s后CT值仍为200Hu,本例显示其过程大约4min. 本例动态CT动脉造影表现说明,胰岛素瘤增强程度并不一定高于正常胰腺,但胰岛素瘤内造影剂排泄速度明显慢于正常胰腺,而致胰岛素瘤显示. 这种表现可以解释部分病例动脉造影检查未发现病灶的原因.
Ahlstom和Fink曾报道CT动脉造影在胰岛素瘤诊断的应用经验,他们报道胰岛素瘤可以与正常胰腺呈等、低及高密度表现,其征象可能与扫描不同时期有关. 由于他们采用的CT扫描机的机器性能及CT扫描方法的限制,获得的CT图象质量较差,而使这一检查技术未得到肯定. 我们采用双螺旋CT扫描机及自动注射器,获得了优良的CT图象. 根据我们动态扫描的经验,认为螺旋CT动脉造影在显示胰岛素瘤时,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延迟扫描观察. 本例胰岛素瘤在造影剂注射后8s扫描尚未显示,但仅延迟20s后肿瘤显示极其清晰., 百拇医药(李 立 吴沛宏 阮超美 林浩皋 郑 列 莫运仙 卢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