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0752168
国家三降药价送利十亿元老百姓为啥没感觉
http://www.100md.com 2001年3月22日 《当代健康报》 2001.03.22
     本报上海讯 去年以来,国家计委3次降低300种国家定价的药品价格,然而,百姓似乎没有得到明显的实惠。

    记者在一家医院随机选取了几份药品费用清单,在高血压患者的单子上,记者看到最多的是“丹参滴丸”、“络活喜”等药物的名字,过去常见的“复方芦丁”等则很少见。一位药剂师告诉记者:“两三年前治疗高血压,10元不到的麝香保心丸就是好药了。现在,50元的络活喜只有7粒。一张高血压方子动不动就要两三百元。”

    为什么同样的病,药价却身价百倍了呢?这位药剂师说:“一是大家都觉得贵药、新药质量肯定要好一些,二是开贵的药医院的利润也高些,再有就是一些便宜的药根本就不进了。”

    记者发现,一方面国家、地方药政部门三令五申控制药价“虚高”,一方面一些常用药品却在悄然涨价,感冒、高血压、糖尿病这三类药的费用占医院药品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同样的一种“感冒退热冲剂”,1998年是5元左右,如今卖10元3角,同样的“六味地黄丸”,从7元涨到了13元8角……当然,也有降价药品,如青霉素,从1元2角一支降到了9角多一支。但是,如今感冒发热病人到了医院,医生开些“先锋六号”、抗菌素、头孢类药品,一张账单就到了三四百元,其中青霉素几毛钱的让利,对百姓的感觉,当然微乎其微了。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药品从出厂到病人手中,价格往往要涨10倍以上。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医药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医疗单位之间的利润分配问题。大多数药品的开价,是由生产商自己报价。高额的药品流通费用,造成了生产商要高开药价,保证自身的利润。但高额的回扣、公关费、广告费用,最终都背负在病人原本就已经沉重的肩膀上。

    (仇 逸),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