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寻医问药 > 诊疗室
编号:10754609
乙肝洋药未必适合中国国情
http://www.100md.com 2001年8月2日 《当代健康报》 2001.08.02
     近些年来,昂贵的乙肝洋药占领了我国大中城市的医药机构。如一支干扰素400元左右,一支进口胸腺素900元左右,一支进口白介素200元左右。如果一个乙肝患者接受一个疗程的干扰素治疗,将花费人民币大约3万~6万元。过去使用传统的肝太乐、肌苷等治疗乙肝的药物日消费大约2元左右,使用洋药日消费大约为10元~200元。而治疗乙肝并非一次性投资,乙肝病情反复性极大,如果治愈后再反复,意味着患者又要掏出数万元。

    昂贵的乙肝洋药和疗效不成正比。洋人报道说,干扰素对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转阴率可达50%以上,对于e抗原(HBeAg)的转阴率也在35%以上。但是,它在我国的实际效果远不如预期的那么好,有些药停用后反跳率极高。目前有人认为,我国现有乙肝人数的80%来源于母婴或父婴垂直传播。特点是病毒自幼而入(多为宫内感染或产道感染),根深蒂固。洋人的乙肝绝大多数为接触或医源性、血源性传播,病毒亚型和中国人也有区别,洋人使用干扰素类药物常可奏效,而国人则不同。

    因此,对于这些昂贵的乙肝洋药在临床上不应鼓励提倡使用,国内厂家不可一哄而上仿制生产。 (连爱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