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寻医问药 > 诊疗室
编号:10754886
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1年8月30日 《当代健康报》 2001.08.30
     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

    □济南市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张乐玲

    入秋后,小儿腹泻病发病增多,其病因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少数可由腺体病毒、埃可病毒等其他病毒引起。

    轮状病毒为RNA病毒,分A、B、C、D、E组。A组主要侵犯2岁以下婴幼儿,10~11月为发病高峰季节,故称秋季腹泻。患儿及无症状带毒者均为传染源,症状出现前1天即可排毒,3~4日为排毒高峰,可达1010~1012/毫升,易感儿只需10个病毒即可感染。病后一周排毒停止,少数可达2周,极少数形成慢性腹泻,长期排毒(多见于C组)。消化道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幼儿园、学校、新生儿室可暴发流行;也可通过接触传播及污染的空气经呼吸道传播。病毒侵入消化道后主要侵犯十二指肠、空肠,肠粘膜局部变性、坏死。乳糖酶分泌减少,食物中蔗糖、乳糖不能吸收,积滞于肠腔,并被细菌分解,造成渗透压升高,加重腹泻与呕吐,引起水及电解质丢失。此外,呼吸系统、心、肝、脑、肾等脏器也可发生炎性反应。

    临床特点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3天,多以发热、腹泻起病,可有呕吐。半数患儿有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且先于腹泻出现,并可伴有气管炎、肺炎。大便每日5~10余次,呈水样、蛋花汤样便,有酸臭味。发热、呕吐2~3天好转,腹泻可持续5~7天,少数可达2周。本病有自限性,不喂乳类恢复更快。40%~80%有轻中度脱水,表现为:烦躁或萎靡、口渴、尿少、皮肤及口唇粘膜干燥、前囟及眼窝凹陷等。大便镜检见大量脂肪滴,少量白细胞。国外报道有并发肠套叠、脑膜炎、DIC等。

    饮食疗法及液体疗法是本病的治疗关键,抗生素无效,甚至可造成菌群失调而使病情迁延。

    1.饮食疗法 除严重呕吐者应暂禁食、母乳喂养者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暂停牛奶4~6小时外,均应继续饮食。适当的营养供应可促进疾病的恢复。可适当选用豆浆、酸奶、腹泻配方奶粉(低乳糖)。

    2.液体疗法 WHO提倡口服补液疗法,成功率在95%以上,可预防和纠正脱水,常用O·R·S液。有明显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及新生儿不宜口服。重度脱水及禁食期间静脉补液,并酌情补钙、镁、钾等。最初4小时O·R·S量可用公式计算:体重(kg)×75(ml)=用量(ml),或每次腹泻后服100毫升。2岁以下患儿每1~2分钟喂一小勺。家庭治疗可用加盐米汤:米汤500ml,加入食盐1.75克,随时服。口服疗法期间可正常饮水。

    3.抗病毒治疗 病毒唑、α-干扰素及马蹄香等中药有效。

    4.对症治疗 可用思密达、鞣酸蛋白、次碳酸铋等止泻,微生态制剂口服,中药口服或灌肠。

    (咨询电话:0531-7964994转6659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F > 腹泻 > 小儿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