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要闻集萃
编号:10762380
“遗体捐赠,我无悔这一生”(上)——记济南市第一老年公寓的杨慧英老人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1月1日 《当代健康报》 2001.11.01
     “我不图名不图利,捐出遗体,就是想死后给咱国家做一点贡献。”住在济南第一老年公寓的杨慧英老人激动地对记者说。

    近日,七十八岁的杨慧英老人及子女在《济南市公民支援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上签字,老人终于办好了自己的身后事。

    杨慧英老人曾经在延安做过革命幼儿园的老师,几经周折,后来退休于济南市盐业公司。老人一生向善,三十三岁丈夫去世后拉扯三个女儿成人,现在还在资助山东聊城地区一名十一岁的女童上学。老人用善良的心感染了身边每一个人,她的女儿也在帮助农村上不起学的孩子。早在四五年前,老人就有火化后不留骨灰的想法。老人认为周总理、邓小平他们都不留骨灰,把骨灰撒了,她也想让子女到自己去世后把骨灰撒到黄河,用老人的话说就是不用留这个念想。去年老人就已经把自己的房产证交给了二女儿一家,老人早早的安排一切事儿。今年二月,老人由于脑血栓而住入济南市第一老年公寓,至今还伸不开左手。五月,该老年公寓同北京科研单位合作进行老年人营养调查,由山东医科大学研究生负责老人们的起居,老人无意间听说研究生们解剖课极缺少尸体,于是老人才有了捐献遗体的念头。老人自己联系了山东医科大学遗体接受中心,并授权济南第一老年公寓宁主任办理。难道传统的生死观在老人的心中没有留下印记?记者看着慈眉善目的老人疑惑了。“我不迷信,人们都希望死后和去世的老伴见面,我不信这个,虽然我不是共产党员,但我相信人死如灯灭,我也不指望死后与我丈夫团聚,我想我这么做,老伴也不会介意的……”老人说着,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为了更深地了解杨慧英老人,记者电话采访了老人的女儿。大女儿杨励又要去聊城地区看望和帮助失学的孩子,记者在她离开的前夕找到了她,杨励告诉记者,老人一直教育女儿:周总理、邓小平都不那么看中遗体,不留骨灰,自己一个老百姓多做点事给国家是好事,人去了,活着的人心里想着去了的人就行了。孝顺的杨励很尊重母亲的决定。二女儿杨建由于生病卧床在家。说起母亲要捐遗体的事,她的声音有些颤抖,记者依稀能感到五十多岁的她对母亲的依恋。母亲捐献遗体决定后才通知的她们,她对母亲的决定倒没太吃惊,但心中很难过,母亲独自扶养她们三姐妹不容易,去世了连骨灰也不肯留给女儿,“我妈这样做,我真的……难……过……她决定下来的事,不容易改……”杨建的声音有些失控了。二女婿还曾经要给老人买双穴坟墓,等老人过世可以同老伴“合住”,老人的这一决定让他的孝心“搁浅”。开始还真有些意见,在亲属的开导下才变成老人的支持派。与这些善良的子女交谈,没有人会怀疑杨慧英老人的无私,老人不同的子女有着共同的声音:我们尊重我母亲的决定,我们要让老人以后的生活更加幸福。(陈璐 李子春 宁长福 张敬伦),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