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寻医问药 > 专家在线
编号:10760016
我永远是孩子们的朋友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月24日 《当代健康报》 2002.01.24
     在张金哲院士受聘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仪式的间隙,我采访了他。用这么短的时间去解读一位八十岁老人的人生历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在小儿外科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们一起从医院去宾馆的途中,他的健步如飞让我怀疑我前面这位小儿外科专家是否真的有八十岁。

    一个发明创造者

    2000年,张金哲教授曾获得国际小儿外科最高成就奖——英国皇家学会“Denris Brown金奖”,成为我国唯一获此殊荣者。

    谈及这些,教授的脸上露出谦逊的笑容。听得出来,他对过去的成绩看得并不重,他说那都是时代的产物。当我对“时代的产物”表示疑问的时候,他开始悠悠地回忆从前。

    教授说他在上海医学院毕业后先是做了两年总住院医师,那还是在1948、1949年。就是在那个时期,他发现小儿患病、死亡率都很高,远远超出了成人。而那时的医疗条件落后,再加上是孩子,因而手术成功率并不高,这让张金哲感到非常内疚,他觉得对不起那些孩子们。因此,后来选择小儿外科,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责任使然。凭着扎实的外科理论功底,再加上参加抗美援朝时积累下的丰富临床经验,张金哲干起了小儿外科。
, http://www.100md.com
    中国有句古话叫“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而小儿外科疾病又是儿科病症中的难中之难,教授说他刚开始干的时候,小儿外科连麻醉都没有,而麻醉的好坏,恰恰是手术成败的关键,要推广小儿外科,没有麻醉是万万不行的。面对国际封锁,张金哲就自己钻研,边实践边总结,并出版了我国第一本麻醉学专著,并成为以后麻醉班的教材。

    与麻醉的稀缺相比,小儿外科诊断和手术器械更是匮乏。教授现在想起那段时光仍然感慨:“那时手术器械都是按成人的标准统一的。即便是现在,像输液用的液体,很多都是只有成人剂量,要给孩子用,就只好抽出若干,浪费得挺可惜的。”

    据教授自己说,他不管走到哪里,衣服口袋里经常装着一些小锤子、小刀子等等,走起路来叮叮当当的,他还时不时地拿出来敲打一番,就像小玩意儿。其实这都是他自己设计的。往往是样品虽然出来了,他却还有些不放心,就随身带着,有空就掏出来“试乎试乎”,“审”上半天。

, 百拇医药     正说着的时候,教授已拿出一把精致的小锤子给我看,我边细细把玩边问教授,像这样的发明创造有多少件?他略加思索,说了个笼统的数字:有五六十项吧。但据我的估计,这个数字就像他对自己取得成就的态度一样,有保守的成分。

    然而最让张教授为国际同道交口称赞的还是他那“张氏”系列的术式设计。在小儿肛肠外科与胆道外科手术设计方面,张金哲教授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例如被称为“张氏钳”的巨结肠根治术、使无肛手术避免开腹的“张氏膜”,还有胆道再造手术防反流的“张氏瓣”等等,这些方法给数万名患儿带来了健康和欢乐。

    活到老,学到老

    很多人认为一名大夫在过了60岁以后,知识老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并且有这样一个理论,即加速度理论或“失控理论”。这种情况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别说是60岁,有些人40岁以后甚至更早,就已经“知识饱和”了。“活到老,学到老”,在很大程度上已开始变得像很多不能兑现的诺言一样美好。但张教授却不,他让我想起那位美国画家哈里·莱伯曼。他81岁开始去学校上绘画课,并把自己的时间全部倾注在绘画上,而且在101岁成功举办了画展,有多幅作品被收藏家们高价收藏。他说一个人只要专注于一件事,年龄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 百拇医药
    当我说起这个故事,教授说他81岁时也会在学习,但不是从头开始,而是站在一个平台上,因此,他要比那位美国画家的起点高。教授说这话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采访张教授的时候,他的学生、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博士生导师陈雨历教授也在,张教授的好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举了一个做巨结肠手术的例子。以前,巨结肠手术都要开腹进行,只是到了最近,才从肛门做,避免了开腹。单就从肛门做是否可行的问题,很多人做过争论,大部分年轻大夫都不主张这么做,因为以前没有,而且现在的文献中也无介绍。后来就征询张教授的意见,他考虑过后说行,并当即说出国外哪些文献近期曾做过报道。陈教授说老师当时作出肯定答复不仅仅是因为他看过那些报道,而且还研究过,并且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才敢这么说。

    还有一次,是关于小儿腹腔镜的应用。在对小儿疝气、阑尾炎手术时,有人提出用腹腔镜。但想法一经提出,立即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么一丁点手术就用腹腔镜,好比是高射炮打蚊子,根本犯不着。但张教授却认为:用腹腔镜做手术代表了一种方向,它将对其他小儿外科疾病的治疗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到来。结果,他的预言果然应验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儿外科疾病都在腹腔镜的治疗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 百拇医药
    爱画国画的大夫

    圈内人都知道,张金哲教授会画画,而且画得非常好,经常有人登门求画。我问教授:身体好是否因了画画?他说可能有一定的因素,但自己却另有养生之道:首先是把耳朵弄得聋一点,让它听不进烦心的话;其次是把胃切得小一点,不能胡吃乱七八糟的东西。八十岁的老人就这么自嘲般地把他的老年性耳聋和胃大部切除轻描淡写了,但他后来的身体真的一直很好。

    关于画画,教授说他很早就喜欢,而到了后来,却又增加了新的因素,那就是当作礼物送人。由于经常出发去外地甚至出国,囊中空空,无以送人,只好出此“下策”,没想到却一发不可收,索者甚众,凭空给自己添了一项活计。

    陈教授在介绍自己的老师时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画品如人品,张教授的花鸟画鲜活灵动,笔意严谨,气韵四溢,一如他的人品、性格。”陈教授说他们的多项科研课题在鉴定时,都要请张教授指导,而对于课题的方方面面,教授都会认真负责地做出公正的评价,好的方面予以褒奖,不足之处给予中肯、积极的建议,其人格魅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教授说画画还帮了他工作的不少忙。比如在编书的时候,大量的解剖、治疗图谱都需要画出来,请个专业画家画,自己要解释半天,有时人家还不知啥意思,不如索性自己“包办”。这样的“专业画”内行人一看便知,也利于初入门者的学习,非常方便。

    教授新近出的一本英文著作《中国肛肠外科学》中的图就是他自己一手画出来的。他说最近又在画一部著作,不久便能完工,他希望这本书能给小儿外科的大夫们有所帮助,让更多患儿得到更好的治疗。

    教授说这话时的神态安详、自然,眼神里都在流淌着快乐,他希望所有患病的孩子都能早日康复,充满快乐……,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