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档案:王永炎
王永炎,中医学家。1938年生于天津市,少年求学于北京第十三中学,1956年9月~1962年9月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本科六年毕业。后留校历任助教、主治医师、副教授,1983年12月任北京中医学院院长,1985年以后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7年4月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卫生部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1997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教授从事中医内科科学研究、教育、医疗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是中风病与脑病的临床研究。先后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与“九五”中医药防治中风(脑血管病)、老年期痴呆等攻关课题及部级以上课题8项;还承担有WHO科研合作项目脑血管病的中医康复。通过对缺血性中风系统临床研究观察,总结了症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证、痰热腑实证而设计、研究的化痰通腑汤与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疗法,提高了显效率,减轻了病残程度。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部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已培养医学博士23名,出站博士后3名。, 百拇医药
王永炎教授从事中医内科科学研究、教育、医疗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是中风病与脑病的临床研究。先后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与“九五”中医药防治中风(脑血管病)、老年期痴呆等攻关课题及部级以上课题8项;还承担有WHO科研合作项目脑血管病的中医康复。通过对缺血性中风系统临床研究观察,总结了症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证、痰热腑实证而设计、研究的化痰通腑汤与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疗法,提高了显效率,减轻了病残程度。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部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已培养医学博士23名,出站博士后3名。,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