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信息 > 正文
编号:10557204
http://www.100md.com 2002年7月6日
     桂林 (1999.07.28)

    非特异性下尿路感染属中医淋证范畴,它是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即不包括结核性、霉菌性感染)引起的泌尿系统炎症。由于该病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健康,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也是目前医学界关注的问题。

    临床对非特异性下尿路细菌感染的治疗多以内服西药为主,虽有一定疗效,但由于细菌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使目前药物的选择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日前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三类中药新药消淋败毒散,采用内蒙古中医常用的散剂剂型,为中医淋证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

    消淋败毒散主要成分是土茯芩、牛黄、羚羊角粉、金银花、川芎等,它是在经典古方八正散和搜风解毒汤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加减优选组合而成,主要用以治疗非特异性下尿路细菌感染(下焦湿热证)。通过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西苑医院、上海医科大学仁济医院、上海华东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蒙古中蒙医医院5所医院进行的ⅱ期临床实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方法,治疗组对临床近期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用消淋败毒散治疗后,患者尿路刺激症状明显减轻,腰痛、小腹胀痛、尿黄赤等症状也明显减轻,治疗后尿常规总改善率95.21%,尿菌检查总改善率79.37%。临床实验证明,消淋败毒散有较好的抗炎、解热、止痛、利尿作用,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泌尿道有关致病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摘自《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