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 王小众, 陈运新, 马连生, 马景云, 潘伯荣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王小众,陈运新,马连生,马景云,潘伯荣,王小众,陈运新,马连生,马景云,潘伯荣,项目负责人,摘要,0,引言,1目前的抗病毒治疗方法,1.1,a,-干扰素,1.2拉米夫定,(Lamivudine),1.3泛昔洛韦,(Famciclovir),1.4,阿德福韦(Adefovir),1.5,胸腺肽,1.6,中药,2我
王小众,陈运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1马连生,马景云, 潘伯荣,世界胃肠病学杂志社 北京市 100023
王小众,男,1962-08-13生,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福建省消化系疾病研究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消化系病学会常委,主要从事消化系疾病的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项目负责人 王小众,350001,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drwangxz@public6.fz.fj.cn
电话: 0591-3357896-8482
收稿日期 2002-04-18 接受日期 2002-05-12
摘要抗病毒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目前a-干扰素和拉米夫定都已被临床广泛应用,证实具有确切的抗病毒疗效,治疗1a HBeAg/抗HBeAb血清学转换率可达20-40%,拉米夫定治疗的HBeAg/抗HBeAb血清学转换率可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并能改善肝组织病理变化.阿德福韦等新药也即将在国内上市.随着对这些药物临床应用和研究的深入,对其认识逐渐成熟.由于a-干扰素的疗效会受到病毒准种差异以及治疗中产生的中和抗体等因素的影响, 而拉米夫定在长期应用过程中会诱导HBV毒株发生YMDD变异并发生耐药,因此单药治疗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中,联合用药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努力方向.免疫和基因治疗则向人们展现了抗病毒治疗的前景.
王小众, 陈运新, 马连生, 马景云, 潘伯荣.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10(7):745-748
0 引言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而治疗乙肝的关键在于抗乙肝病毒(HBV).随着a-干扰素和拉米夫定的相继问世,抗病毒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但目前各种抗HBV药物的疗效都不十分令人满意,而且随着这些药物临床应用的增多,诸如病毒变异、耐药、抗药性等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也日显迫切.本文将评价现有的抗病毒治疗方法,提出对目前存在问题的一些建议和对未来抗病毒治疗的展望.
1 目前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1.1 a-干扰素 a-干扰素是最早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肝的抗病毒药物.目前用于临床的干扰素有a-2a、a-1b、a-2b.a-干扰素一方面通过诱导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同时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增加病毒抗原的表达,激活CTL的应答,从而达到抗病毒作用.但a-干扰素只有抑制病毒的作用,而无法清除作为HBV复制基础的共价闭合环DNA(cccDNA)及已整合入宿主DNA中的病毒基因.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a-干扰素已被证实有确切的疗效[2-6].目前国内较多使用的治疗方案是5MU/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4mo以上.尽管各家报道的结果差异较大,但大多数4mo疗程的应答率在20-40%之间.同时,不同病例对a-干扰素的反应也有很大差别,部分患者完全无反应.有研究发现,在C基因区(包括前C区)发生突变的HBV对干扰素的反应较野生株低,停药后复发率也高于后者,提示病毒变异引起的病毒准种类的差异可能是产生干扰素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7-11].a-干扰素的疗效还与治疗前血清HBV-DNA和ALT水平相关.一般认为,a-干扰素对HBeAg阳性,血清HBV-DNA水平小于100pg/ml,ALT>2倍正常水平的患者效果较好[12,13].另外,在a-干扰素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体内会出现干扰素中和抗体,疗效明显降低[7,13].尽管a-干扰素有确切的抗HBV作用,但费用昂贵,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多数患者无法承受.同时,干扰素必须肌注,且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发热、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 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因此,干扰素的使用应掌握好适应证.若能筛选出对干扰素敏感的准种, 则患者可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93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