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56798
康D快递:尿蛋白阳性是怎么回事
http://www.100md.com 2002年8月8日 《当代健康报》 2002.08.08
     康D快递

    尿蛋白阳性是怎么回事

    康D:

    您好!

    我在几年前发现蛋白尿,经过治疗,至今蛋白尿也没完全消失,化验尿蛋白常有±或+,自己也无特殊感觉。请问,尿蛋白阳性是怎么回事?可能是什么疾病?

    ——临沂 周涛

    周涛读者:

    您好!

    要说清这个问题,须从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说起。大家知道,每个肾脏有10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主要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肾小球有一层过滤膜,具有良好的通透滤过功能。人体的血液在循环过程中都会流经肾脏。在肾小球里,将血浆内的水和中、小分子物质滤过,形成原尿。但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带有负电荷,血浆中的蛋白质也带有负电荷。根据同性相斥的原理,血浆蛋白就会留在血浆中而不易被滤过。仅有极少量血浆蛋白会“漏网”,但它们混在原尿中流经各段肾小管时,又会被重吸收,回到循环的血液中。从肾小球滤过的原尿每日达180升之多,但经过肾小管重吸收、分泌,最后浓缩排出的每日仅有1.5升左右。其中含蛋白约为40~100毫克,用尿蛋白定性方法是测不出来的。

    蛋白尿并非都是病态,有功能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之分。功能性蛋白尿也称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出现于健康人的暂时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年人,在剧烈运动、发热、高温、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而使蛋白大量“漏网”。正常孕妇尿中蛋白可轻度增加,这与体位和肾流量加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关。功能性蛋白尿在诱因解除后蛋白尿会自行消失。故又称可逆性蛋白尿或一过性蛋白尿。尿中有无蛋白、含有蛋白量的多少,有一个简便粗略的检验方法:将尿液煮沸即止,尿液中可出现白色混浊,加5%醋酸5~10滴再煮沸,如混浊消失,说明尿中无蛋白,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如混浊不消失反而增加,呈絮状沉淀或凝块,则尿蛋白定性试验为阳性。

    病理性蛋白尿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所致的尿液持续出现蛋白。一般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常见于三种情况:

    肾小球性蛋白尿 因各种原因所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损伤(如免疫损害),肾小球通透性增高,较多的血浆蛋白滤过,超出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导致蛋白尿。如急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

    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小管发生病变或肾小管功能缺陷时,对蛋白重吸收减少或分泌蛋白增加,导致尿液蛋白增加。如肾小管酸中毒、镇痛药引起的肾病、抗生素的肾毒表现等。

    溢出性蛋白尿 系血中异常蛋白质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而不能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所致。患者尿液加热到40℃时混浊,60℃时凝固,达100℃时溶解。见于多发生骨髓瘤、原发性淀粉样变、巨球蛋白血症等。 ——康D,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