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02年第8期
编号:10693824
乙型肝炎的转归
http://www.100md.com 2002年8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年第8期
     杨新波,黄正明,陈红艳,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北京市 100071

    项目负责人 黄正明,100071,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杨新波,黄正明,陈红艳.乙型肝炎的转归.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10(8):948-949

    0 引言乙型肝炎(乙肝)一直是我国“八五”、“九五”、“十五”重点医疗科研攻关项目.众所周知,乙肝危害已成为一种严重的世界性疾病,全球大约有20多亿人感染过HBV,其中约有4亿人为慢性感染[1].WHO已将HBV感染列为世界第九死亡原因,每年全世界死亡人数约30万.我国是HBV感染高发区,有50-70%的人感染过HBV,约有1.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还要多)是HBsAg携带者.我国现患乙肝者约3 000万,其中60%以上为慢性乙肝患者[2].可见乙肝患病者之多,对人类危害之大.虽然乙型肝炎发病者较高,但并不可怕,只要及时治疗大部分可以治愈,而仅有小部分转为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因此,了解乙肝的转归,有利于采取治疗措施,使乙肝朝着好的方向转化.
, http://www.100md.com
    1 乙型肝炎的转归HBsAg携带者大部分可自然转阴,其转阴率为85%,部分携带者(15%)转为慢性乙肝或带毒者.83.3%的患者可治愈,恢复体力[3].HbeAg阳性者自然转阴率为4-6%.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转归有以下三种:(1) 转阴良好,这种情况较普遍.(2) 转为慢性乙肝,尤其HBsAg、HBeAg持续阳性者更易转为慢性.(3)转为原发性肝癌,9.9-16.6%的肝硬化转为肝癌.

    2 肝纤维化的形成慢性乙肝患者的治愈率很低,反复发作可逐渐转变为肝纤维化.在肝纤维化机制研究中,表明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与细胞外基质在肝内的沉积有密切关系[4,5].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为肝细胞炎症前阶段,主要特点是肝细胞受损释放多种因子,启动储脂细胞(Ito细胞)活化.第二阶段为肝细胞炎症阶段,主要特点是因炎症使肝细胞大量坏死,单核细胞和血小板释放因子促使Ito细胞向成肌纤维细胞转化,产生大量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沉积,使ECM的生成和降解平衡失调,而进一步促使肝纤维化的形成[6].第三为炎症后阶段,成肌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大量的转化生长因子[10],致使ECM成分持续生长和沉积,此阶段即使消除了致病因子,肝纤维化仍持续发展.由此看来,ECM的合成增加和沉积是导致肝纤维化的主要因素. 进一步研究表明,ECM不仅是位于机体细胞外的非细胞性的有形或无定形基质成分,具有为细胞或组织提供力学支持和物理强度的作用.而近年来,随着对细胞代谢和功能的深入研究,发现细胞外基质对组织细胞的增生、分化、代谢、运动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7].细胞外基质自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处于不断的转换中.由于细胞外基质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在某些病理状态下的变化,使细胞外基质发生了质和量的改变,造成了细胞周转微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着细胞的功能和器官的形态[8].肝炎发展过程一般是由早期的各种因素造成组织细胞的损伤和炎症,随着损伤的持续和炎症的慢性化,细胞外基质在肝内不断沉积,形成肝脏的纤维化.据现代研究证明,肝纤维化是可逆转性病变,这一新的观点为肝纤维化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 百拇医药
    3 肝硬化的形成据研究报道,如果损伤因素持续存在,纤维化不断发展,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再生、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有肝细胞结节及纤维隔形成,造成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结构破坏,代之以假小叶、肝变形变硬,而肝纤维化是肝硬变及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变的主要病理过程,是肝硬变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肝纤维化病例中,约25-40%最终发展为肝硬变[9-12].另据报道,肝病理观察有桥状坏死或多小叶坏死而未经治疗者,约有82%在5a内形成肝硬化,病死率可达45%.其死亡原因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等并发症.

    4 肝癌的形成在肝癌形成过程中,HBV与肝癌有直接关系.研究发现,肝癌患者血清HBV标志流行率明显升高,并且肝癌家系中HBV感染呈聚集局现象.后来研究又发现,肝癌细胞株分泌大量的HBsAg,而且肝癌细胞中存在HBV-DNA的整合.肝癌形成前,一般经慢乙肝形成肝硬变后,由于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及细胞微环境的改变,可致使个别细胞发生突变而形成肝细胞癌[13].肝细胞癌能够大量产生破坏细胞外基质的金属蛋白酶[14],破坏肿瘤周围由细胞外基质形成的包膜或基底膜,造成对周围组织的侵犯,一旦侵入血管或淋巴管,则造成血路或淋巴路的转移[15].据报道,目前肝硬变中的肝癌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每年全世界死于肝细胞癌的患者约达125万人,我国约为13万.
, http://www.100md.com
    5 参考文献1 袁桂清.全国乙肝防治研讨会.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1991;5:5

    2 李文.中草药抑制HBV-DNA的实验研究.中医杂志1997;1:46

    3 罗远超,韦富祥.血清“两对半”出现模式.寻医问药1997:917

    4 金博.细胞外基质与肝脏疾病.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10:53

    5 陈黎明,习羽,王陆军.细胞因子对细胞外基质在肝内沉积的影响.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10:59

    6 王桂琴,陆慧琦,王皓,孔宪涛,仲人前,黄超,高峰. Decorin 对肝星形细胞合成胶原的影响.世界华人消化

, 百拇医药     杂志 2001;9:1395-1398

    7 姚树坤,殷飞. 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681-683

    8 姜慧琴,张晓岚.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687-689

    9 马岚,赵力生,李春华,吕琦,李仁宽,邓双胜.大鼠肝硬变病程中血清透明质酸的动态变化.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1377

    10 郭玉林,于燕,杨卓.肝硬变的影象学诊断.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8:900-902

    11 谢风,李辉,于淑梅.肝硬变的实验室诊断.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8:902-904

    13 何兴祥,王家珑. 肝癌基因治疗的现状与展望.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6:159

    14 古公望,周汉高.肝癌病因的新概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6:185-187

    15 陈志南,边惠洁,蒋建利.肝癌单抗研究应用现状与展望.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8;6:461-462, 百拇医药
  • 查看PDF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