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饮食与膳方 > 信息
编号:10758864
你是否了解维生素K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0月31日 《当代健康报》 2002.10.31
     你是否了解维生素K

    □营养学教授 邵玉芬

    人们对维生素A、B、C和D了解得比较多,而且不少人经常把这些营养素作为营养补充剂服用,而对维生素K就比较陌生。

    60多年前,丹麦生物化学家达姆教授发现,实验室的鸡吃了某种饲料会不约而同的发生致死性出血,而用苜蓿和鱼粉等补充后,出血便止住了。经分析,这些补充物中含有一种新的脂溶性活性物质,它可影响凝血酶原的合成和凝血,这就是现在人们称的维生素K。

    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分离或合成很多具有维生素K活性的化合物。天然存在的维生素K有两种形式:维生素K1,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中,通过合理的膳食可获得;维生素K2,人肠道中的细菌合成(动物肠道中细菌也有此功能),随时提供人体之所需。维生素K1和K2都是脂溶性的,需要有胰液和胆汁的参与才能达到最佳的吸收效果。此外,还有人工合成的具维生素K活性的2-甲基萘醌,以前称为维生素K3,它却是水溶性的,相对较易吸收,常作为维生素的补充剂服用。

    维生素K进入肠道后,在小肠上部有10%~70%被吸收。食物中含的维生素K1和营养补充剂中含的维生素K2,进入人体都必须被转变为维生素K2才具生物活性。人肝中大约50%的维生素K是来自膳食中的维生素K1,其余的50%则是由肠道内细菌合成的维生素K2。多余的维生素K会随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维生素K都具有抗热性,但易被酸、碱、氧化剂和光,特别是紫外线等破坏。由于天然维生素K耐热稳定,并且不溶于水,所以在正常烹调过程中只有少部分损失。

    维生素K在人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具有凝血作用,参与将无活性的凝血酶原变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凝血酶原。还有三种血浆凝血蛋白因子Ⅶ、Ⅸ和Ⅹ的合成也依赖于维生素K的存在。此外,维生素K还可能参与调节哺乳类动物的生物电传导和影响核糖体所吸收的特异mRNA的合成等。

    人类很少发生维生素K缺乏,因为它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而且肠道微生物还可以合成部分维生素K为机体利用。胎儿从母亲处获得维生素K的量很少。新生儿的肠道在出生时是无菌的,在出生后3~4天内正常菌系未获发展,故血浆中凝血酶原水平低,要数星期后才达到一定水平。这两种情况导致初生儿的维生素K储存量低。如果新生儿血浆凝血酶原的水平不足成人的10%,就易发生出血性疾病。成人缺乏维生素K的主要有:(1)摄入含维生素K的食物过少,同时又服用抗生素者;(2)限制进食或用完全胃肠外营养,同时服用抗生素者;(3)胆道梗阻病人,因缺少胆盐,存在脂质吸收障碍,对维生素K吸收不利;(4)常服用抗凝剂(如香豆素,丙酮苄羟香豆素)者。

    维生素K的食物来源,在植物性食物中以绿叶的蔬菜含量丰富,水果及谷物中含量低;在动物性食物中内脏、肉类与奶类中也有一定含量。至于人体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我国尚无供给量标准。美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摄入量是1微克(维生素K1)/千克体重,婴儿最初6个月的每日推荐量是5微克,6~12个月是每日10微克。,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