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更多信息
编号:10757483
需要调整的“八种”精神状态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1月28日 《当代健康报》 2002.11.28
     □副主任医师 郭德新

    一戒 “猜疑过度” 有人疑心病重,乃至形成惯性思维,导致心理变态。这种人心胸较狭窄。对同事、朋友乃至家人都会无端猜疑,影响工作、团结和家庭和睦,也会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

    二戒 “高兴过度” 高兴本来是好事,可也别乐极生悲。尤其是突如其来的好事降临,如“中大奖”、“久别亲人团聚”及金榜题名等都要注意别太兴奋,有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病史的人更得当心,别使好事变成坏事。

    三戒 “忧之过度” 人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然而凡事应有度,不可杞人忧天。或终日为之忧心忡忡,无端愁思。即使确有值得忧虑的事儿,也不能整天闷闷不乐,否则会影响健康。

    四戒 “悲伤过度” 当您遭遇不幸时,应当学会调解、控制自己的情绪,像故友离散、亲人谢世、朋友反目及失恋等,都会给人心理上造成严重打击。此时千万不能钻牛角尖,沉湎其中不能自拔,而应学会摆脱,走出心理危机。

    五戒 “过度愤怒” 在和别人发生争执时,应避免发生激烈的争吵,更要竭力避免“拍案而起”“怒发冲冠”。凡将发生大怒时可采取“缓兵之计”。若是双方都在火头上,争不出个结果,还会激化矛盾,这时应取“退策”。人常说“气大伤身”。

    六戒 “过度消极” 有时工作出现失误,也许没有知心朋友,会导致自我否定的心理出现,让人产生消极情绪,进而躲进自己的小圈子,造成自暴自弃。这是十分不可取的,同样有损心理健康。

    七戒 “过度操心” 这主要指子女教育。有的家长对孩子可谓 “无微不至”,所以总喊累。其实对孩子切不可管得太死,事必躬亲,这么做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久之会使家长心理负担过重,影响家长的心理健康。

    八戒 “过度焦躁” 一些急脾气的人,会有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愿望没有如期实现时,容易产生焦躁情绪。其实,最主要的是应分析原因,然后改进,最终达到即定目标。焦躁情绪使人心火太旺,有损身体健康。

    总之,凡事应有节制,不可不极,也不可过极。在心理健康上也应如此,尽量学会自我约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