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华医药
编号:10744061
阴阳应与时代同步 浅谈中医的继承和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9日 《当代健康报》 2003.01.09
     近百年来,围绕中医的争论此起彼伏,争来争去并没能阻止中医“阴阳”日渐“消瘦”。建国以来,我国为保护和发扬中医药文化作了巨大努力,但终因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多种不良因素,致使中医走到了今天危机四伏的境地。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医学。纵观中医的发展史,她的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都远远领先于西医。据考古发现,我国早在5000前就已有成功的开颅手术,剖腹手术也比西医早1700多年。后来,由于陈旧的封建思潮盛行,中医为了适应社会被迫“削足”,严重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和创新。

    人类的应用科学是没有国际、没有属性、没有止境的,中医药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中医药不同于其他传统文化具有多重价值,她只有一种价值,那就是实用价值。她不同于古董,改变了原形就失去了价值,她的价值只能在发展更新中体现出来。她的价值的高低,要看她的本能是否能够完全有效地发挥。在众多有关中医的争论中,很少有人强调中医以治疗为中心的本质,只是在如何继承和发扬上争得面红耳赤。有人提出“原声原调”才叫继承,有人主张“中西相溶”才能发展,也有人垂头丧气抱怨中医“脉”已乱,无良方可医。
, 百拇医药
    “原声原调”固然好,但中医根植的土壤已经变了,要想“原声原调”谈何容易。传统离我们越来越远,世界大同越来越近。老中医隔着诸多鸿沟给人们看病,谁能说得准会有多少“知音”。再说中医流传几千年也正是由于每一代人不断发展的结果,如果只继承不发扬,必然会导致中医生命力的丧失。事实上,中医是个伟大的“巨人”,它历来是“随俗为变”的典范。她的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百科知识就证明了这一点。

    现在,世界已步入了信息时代,如何让“巨人”跟上时代步伐与世人同步?中华文字的继承和发展史值得借鉴。新文化运动改掉了之乎者也,中华文化不但没有失去光辉,而且更具有了生命力,而文言文也并没有因此失去它的博大精深。中文曾被视为原始的象形文字,但是当人们把它和“洋文”相比时,才发现了它的独特魅力:数千年的文字我们能读懂它,而外文,几十年甚至几年没有词典就很少有人读得懂了。

    中文在面对计算机时也是备受折磨。计算机是西方人比着自己的“脚”做的“鞋”,看上去,中文确实“难穿”。经过众多有志之士的努力,现在中文穿上了,“足”不但没“削”,好像还“长”了不少。中医为何就做不到呢?扁鹊能“入邯郸为带医,入咸阳为儿医”,而中医为什么步入了新时代却走投无路了呢?新文化运动没能让中医同步,因而险些被民国政府当作“封建社会的封建医”废止。随着经济全球化,人的观念又一次大改变。中医的继承和发展迫在眉睫,但首先应继承的是“随俗为变”的生存本领。如果一提到中医药的发展和创新就有人怕失去传统,那么中医也只能像有人担心的那样“百年之后中医就不存在了”。
, 百拇医药
    既然中文不用毛笔写出来的叫中文,计算机输出的也叫中文,中药提出化学成分就不是中药了吗?合成的中药成分就不能辨证使用了吗?外科手术只能用“麻沸散”麻醉才算是正宗的中医吗?中医拿起听诊器用现代人的语言解释病人听不懂的中医术语就是失去了中医传统吗?用现代科技“整理”、“装修”、“清扫”古老的中医殿堂,给病人创造明亮舒适的医疗环境,让病人愿意走进来,让中医师有用武之地,那也算“削中医之足”吗?中医师因“低血糖”而把中医传统“唱走了调”,难道您忍心去责备他们吗?中医的形象思维和模糊思维方式,以及“暗箱操作”方法真的不能改变吗?难道中医界的职责是“克隆”中医?

    中医辉煌的历史解决不了今天的尴尬。说中医药是形势大好人们都会点头,说是危机四伏好像也没人反对。在发展创新方面,中药走在了前列,而其他方面还被传统束缚着。当中医师穿上了白大褂时就有人反对,勇敢的拿起听诊器时更是被人指责。现在,西医能远隔重洋“亲手”给病人做手术,我们中医把脉还要以一吸几至为准?在这一切都开放的时代,一切都要符合某某标准,都要“数字化”,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技术和教学方法,还能有立足之地吗?

    继承和发展是有前提的:其一,必须“吃饱喝好”,精力充沛;其二,要看“台下”到底有多少“观众”。如果不改变观念,那将是:眼看着国人离自己越来越远,身边的同道越来越少;洋医生在我们的土地上枝繁叶茂,我们的中医则更少了空间和阳光。外国人能把阴阳理论用在计算机上,能用中药创出千百亿的经济收入。我们只要把绳索解开放下架子溶入社会,我们是有很大优势的。中医中药是我们的祖传,西医的现代化技术我们也是行家。如果能优势互补地融为一身,在诊疗中我们会有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因而会有更为可靠完善的治疗方法。

    一个“中国特色”的决策拓宽了中华民族的强盛之路,是否可以用这一“特色”理念来挽救中医的危亡?当然,这要靠中医界有志之士的努力,也要靠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公方利),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