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03年第1期
编号:10693948
胃食管反流病并发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3年第1期
王雯,项目负责人,摘要,0,引言,1DNA含量,2染色体异常,3细胞增生周期的调控基因,3.1,细胞周期蛋白,3.2CDK,3.3CKICKI通过与CDK、细胞周期蛋白或细胞周期蛋白-CDK复合物的结合而抑制CDK,的活性,4肿瘤抑制基因,4.1p53,基因,4.2
     王雯,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消化内科 福建省福州市 350025

    项目负责人:王雯,350025,福建省福州市,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消化内科.

    收稿日期:2002-08-10 接受日期:2002-08-23

    摘要胃食管反流病及其并发的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明显升高,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本文综合阐述了此系列疾病发生过程中相关基因变化等分子生物学基础.

    王雯.胃食管反流病并发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3;11(1):78-81

    0 引言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并发的Barrett食管(BE)、食管腺癌(EA)的发病率近年明显升高[1],已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 GERD食管炎→BE→异型增生→恶变是公认的EA发病过程,但其确切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多种基因的改变及异常表达造成食管上皮细胞增生与分化失常有关. 本文对此系列疾病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DNA含量DNA含量即DNA倍性,正常细胞为二倍体,而当细胞内出现多倍体或非整倍体(即DNA含量异常)时即为细胞增生异常或恶变的表现. DNA倍性可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病理切片亦可用来检出非整倍体的细胞,他可根据核的大小和染色程度算出DNA含量,并同时直接观察细胞核的形态,从而鉴别BE与异型增生或肿瘤细胞. Montgomery et` al [2]发现20例食管腺癌DNA含量全部为非整倍体,10例BE中有2例为非整倍体DNA ,而反流性食管炎无1例为非整倍体DNA. Reid et al [3]的研究显示无并发症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食管黏膜倍性正常,良性的化生Barrett黏膜即可见DNA含量异常,而癌前性Barrett化生上皮此种改变常见得多,非整倍体性或G2/四倍体组分的升高是恶性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推测BE恶变为BE中单个的异常祖细胞发生克隆扩张,使同样非整倍体性的细胞占据黏膜的大部分.

    2 染色体异常非整倍体为含大量染色体的DNA含量总体异常,而许多研究发现一些BE及EA有个别染色体变化,包括Y染色体缺失或呈三倍体变化以及7号和11号染色体易位. 另有文献报道BE起源的腺癌及其周围的良性化生上皮中均可见8号染色体过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59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