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故事——药王行医
百岁药王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人(今陕西耀县人),一生鄙薄仕途,拒受隋文帝赏赐的国子博士职位,坚辞唐高宗拜封谏议大夫的官衔。惟以行医采药、除民疾苦为己任。孙思邈自幼体弱多病,备受病魔折磨,遂立志精研医学,搜求历代医书,仔细研读,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不断总结经验,因而使他的医术越来越高明。至今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极富神奇色彩的故事。
有一次,孙思邈行医途中,遇到四个人抬着一口薄棺材向郊外的荒丘走去,后面跟着哭得泪人似的老婆婆。孙思邈定睛细看,发现从棺材的底缝里滴出几滴鲜血,便赶紧上前挡棺询问详情。原来棺材里是老婆婆的独生女儿,因难产刚死不久,胎儿仍在孕妇的肚子里。孙思邈听罢寻思:这个产妇可能还有救。于是,请求抬棺材的人赶紧撬开棺盖。只见产妇面色蜡黄,伸手摸脉竟发现还有微弱的跳动。赶紧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选准穴位,扎了下去,并采用捻针手法,加大力度。过了一会儿,“死去”的产妇竟然奇迹般地睁开了双眼,苏醒过来,同时腹中的胎儿也生出来了,发出一声清脆的啼哭。老婆婆见孙思邈一针救了两条性命,倒头便拜,四个抬棺的也长跪不起。从此,孙思邈能起死回生的声名传开了,被人称为“活神仙”。
孙思邈长年生活在山区,经常跋山涉水,亲采草药,遍尝百草,直接掌握了各种草药的性能。同时,深入民间。求教于樵夫药农山野高人,搜集民间验方,兼取百家。经过数十年的辛勤耕耘积累,终于在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写成一部医药专著《备急千金要方》,他认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因而以“千金”作为书名。在他百岁时又写成一部《千金翼方》,与“要方”比翼齐飞。两本《千金方》共收录了6000多种医药验方,影响极为深远。鉴于孙思邈在药物学上的杰出贡献,人们世代将他尊奉为“药王”。 (朱成玉), 百拇医药
有一次,孙思邈行医途中,遇到四个人抬着一口薄棺材向郊外的荒丘走去,后面跟着哭得泪人似的老婆婆。孙思邈定睛细看,发现从棺材的底缝里滴出几滴鲜血,便赶紧上前挡棺询问详情。原来棺材里是老婆婆的独生女儿,因难产刚死不久,胎儿仍在孕妇的肚子里。孙思邈听罢寻思:这个产妇可能还有救。于是,请求抬棺材的人赶紧撬开棺盖。只见产妇面色蜡黄,伸手摸脉竟发现还有微弱的跳动。赶紧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选准穴位,扎了下去,并采用捻针手法,加大力度。过了一会儿,“死去”的产妇竟然奇迹般地睁开了双眼,苏醒过来,同时腹中的胎儿也生出来了,发出一声清脆的啼哭。老婆婆见孙思邈一针救了两条性命,倒头便拜,四个抬棺的也长跪不起。从此,孙思邈能起死回生的声名传开了,被人称为“活神仙”。
孙思邈长年生活在山区,经常跋山涉水,亲采草药,遍尝百草,直接掌握了各种草药的性能。同时,深入民间。求教于樵夫药农山野高人,搜集民间验方,兼取百家。经过数十年的辛勤耕耘积累,终于在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写成一部医药专著《备急千金要方》,他认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因而以“千金”作为书名。在他百岁时又写成一部《千金翼方》,与“要方”比翼齐飞。两本《千金方》共收录了6000多种医药验方,影响极为深远。鉴于孙思邈在药物学上的杰出贡献,人们世代将他尊奉为“药王”。 (朱成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