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03年第2期
编号:10693877
隐匿性HBV感染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http://www.100md.com 2003年2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3年第2期
周永兴,项目负责人:,摘要,0引言,1隐匿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存在的证据,2HBsAg阴性患者HBV持续的分子基础,2.1,关于病毒,2.1.1.病毒保持极低度复制,2.1.2HBV,基因变异,2.2,宿主及相关因素,3研究的重要性,4参考文献
     周永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感染病诊疗中心 陕西省西安市 710038

    项目负责人:周永兴,710038,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新寺路1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感染病诊疗中心. zyxdfx@fmmu.edu.cn

    电话:029-3537377 传真:029-3537377

    收稿日期:2002-10-25 接受日期:2002-11-20

    摘要HAV-HEV 5种嗜肝病毒发现和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后仍有不明原因的肝炎发生和流行, 10 a来进行了大量寻找新肝炎病毒的工作, 但对其致病性至今仍为定论.于是近年又有不少学者深入研究了HBV的血清学谱, 发现一部分未明原因肝炎实际由HBV引起.本文就HBsAg阴性HB存在的证据, 机制以及如何定义和诊断综述如下.

    周永兴.隐匿性HBV感染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3;11(2):246-248

    0 引言这个标题是美国密执安大学卫生系胃肠病学科Conjeevaram et al [1]博士为Hepatology杂志所写评述的题目 .这个标题并非骇人听闻, 就我国而言人群HBV感染率约50-60 %,单HBsAg阳性者就有1.2亿多, 加上其他肝炎毒感染,确实是一个肝炎大国, 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特别是临床上还存在大量肝炎病毒血清学阴性的肝炎, 据报道1989年发现HCV后,输血后肝炎发病率仍高达10-12 %;散发性肝炎中约5-20 %检不出病因;30 %的慢性肝炎病因不明[2] ;40 %的暴发型肝炎患者无明确病因[3] ;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发生骨髓功能衰竭前有典型肝炎表现,但大多未检出己知肝炎病毒[4] .由于此1990年代来国内外学者竭力寻找新型肝炎病毒, 但研究发现的HGV、TTV、SENV是不是嗜肝病毒还有待定论; 于是近年又有不少学者深入研究了HBV的血清学谱.

    通常急性乙型肝炎恢复的指针是:患者血清HBV-DNA的消失; 血清HBeAg转换、HBsAg转换;血清转氨酶正常[5] .这些变化意味着乙型肝炎病毒的清除和疾病的康复.然而临床观察显示,一些急性乙型肝炎恢复者可发生HBV自发的再活动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后再现[5-8].随着对病毒抗原更敏感方法的建立;HBV-DNA基因检测方法的引入[9]; 以及对HBV基因变异认识意识的增强; 更导致了上述观念的部分修正, 尤其是对HBV感染者明显恢复后十多年的人应用PCR方法检测血清、肝、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仍可检出HBV-DNA[11,12], 提示急性乙型肝炎恢复不能导致病毒的完全清除, 而是免疫系统致使病毒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 且仍可发生进行性肝脏病变.从而提出了隐匿型(occult)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概念,即血清HBsAg阴性、HBV-DNA持续的HBV感染[1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70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