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华医药
编号:10758840
中风康复过程中的几个“怎么治”
http://www.100md.com 2003年2月27日 《当代健康报》 2003.02.27
     中风已成为危害中老年健康的三大疾病之首,其极高的致残率、致死率是其他内科疾病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广受医患关注。如何减低致残程度,已成为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关键。

    随着中风病人的日益增多,人们对中风的急救常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抢救成功后如何康复,问题多多。目前关于肢体力量恢复的方法很多,但许多细节问题常常被人们忽视。在此分几个方面略述一下。

    “流口水”怎么治

    有的中风病人,肢体功能恢复不错,生活也可以基本自理,但就是流口水,甚至不能张口说话,下巴皲得很痛,嘴唇也皲裂出很多血口子,病人非常痛苦。这种情况下,西医给用一些维生素、抗生素软膏之外,别无它法。中医在此时就显示出其优越性了。

    中医认为,口角所流之涎为痰饮,其生成与脾肺功能失调有关。脾失健运,水湿津液不能正常输布以营养全身,形成水饮;肺失肃降,水饮经口外溢。在治疗上,就可以采用健脾燥湿、肃肺清饮的原则,结合舌苔脉象的表现,运用中医药及针灸治疗,尤其是针灸治疗,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中医还讲究饮食调理。山药既是健脾良药,也是美味菜肴,不但中风流涎的病人,健康人适量多食也有保健作用。另外,为保护唇部,病人可以在唇部涂些润唇膏、香油等。

    “手脚肿”怎么治

    中风病人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大约在半月至一月左右会出现手脚浮肿。肿的程度不同,大多只局限在肘膝关节以下部位,初期多在腕踝关节以下,尤以手足指(趾)为主,只发生在瘫痪侧肢体。这主要是由于神经对血管的支配发生障碍,血管收缩功能失常,体液回流不畅造成的。

    中医认为,中风是“风邪入中”,或由于经络,或中于脏腑,扰乱气机运行,造成气血运行不畅,产生瘀血水湿等病理产物,水湿停留于肌肤脉络间形成肿胀。在治疗上,就应当针对其发病机理,以疏风通络、活血除湿为治法,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为主,辅以口服维生素。中药可以以补阳还五汤为主加减,针刺应以泻阴经补阳经为主,适当时机还可以配合灸法鼓舞正气。

    应当注意的是,中风病人的手脚肿胀会随病情和环境的变化而反复出现,因此,注意保暖、适当提高患肢、向心性揉按患肢等护理措施非常必要。

    “关节痛”怎么治

    关节痛是中风恢复期病人的常见症状,多出现在二至三个月时,必须为瘫痪侧肢体关节疼痛剧烈,影响患肢活动,但疼痛的关节一般不红、不热,可有轻度肿胀。查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及X光片等都很难有阳性发现。这是由于中风日久,入中经络之风邪阻遏气血运行而形成气滞血瘀,脉络不通,不通则痛。

    单纯口服或注射止痛剂,只能暂时缓解疼痛。应当从治本入手,标本兼治,采用益气活血、补益肝肾、通络止痛的中草药内服外洗。针刺可以先采用平衡针法止痛,配合患处关节活动,减少粘连强直的发生,再根据中医辨证进行循经取穴治疗。最好是局部选穴与远端选穴相配合,局部穴位可以采用灸、透刺等手法。施用灸法时,可以给予隔药糊灸,既可以温针灸,也可悬灸,视具体情况施行。

    □济南市中医医院 副主任医师 马建华,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