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脏移植技术日臻成熟——哈医大心脏移植课题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月28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夏求明教授等开展的心脏移植课题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奖代表着我国心脏移植技术正在日臻成熟。)9[+3g', 百拇医药
由夏求明教授带领的哈医大附二院心脏移植课题组,于1986年开始进行心脏移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在研究中,他们大胆地将心脏移植手术中容易导致吻合口狭窄的房后壁内翻缝合,改进为全外翻式吻合,以保证吻合口管腔内壁光滑,确保术后吻合口通畅,防止血栓形成。他们还深入地研究了国内外3种心脏移植术式(标准法、全心脏移植法和双腔法)的优劣,发现后两种术式能保持供心心房解剖形态和术后心脏传导系统的完整性,可明显改善右心功能。在研究中他们还证实,患者手术前若有肺动脉高压症状,术后易发生急性右心衰竭。对此,他们总结出一套能有效防止患者术后出现早期排斥反应及各种并发症的方案和措施,使我国心脏移植技术开始步入成熟阶段。)9[+3g', 百拇医药
针对心脏移植手术中心肌保护的问题,他们在实验的基础上,将以往用4℃低温停搏液直接灌注常温供心,使供心首次停止搏动,改为用15℃停搏液进行首次心肌灌注,待心脏停搏后再全量灌注4℃停搏液,以此攻克了传统方法可导致心脏痉挛和冠脉挛缩这一难题;在进行心脏移植、吻合时,他们采用持续温血停搏法,缩短了供心完全性缺血的时间,起到了保护心肌的作用;通过研究,他们还提出了心肌保护液中的含钾量,以20~25毫克/升最为适宜的这一标准。)9[+3g', 百拇医药
此外,他们通过对大鼠注射野百合碱,成功地建立了慢性右心衰竭动物模型,并以此揭示出,在右心衰竭形成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和肿瘤坏死因子起重要作用——这一发现对临床预防和治疗心脏移植后早期右心衰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们还成功地建立了异位同种心脏移植的动物(大鼠)模型,并经进一步研究发现,应用胸傧赴蜃贤庀哒丈洌梢猿晒Φ赜盏即笫蟮拿庖吣褪埽凰怯貌煌?br>的实验模型和移植方法证明,心脏缺血区的移植细胞不但能够存活,还能与宿主细胞结合,从而改善心脏功能。)9[+3g', 百拇医药
从1992年至今,该院施行了10例心脏移植手术,有8名患者术后长期生存。其中,有我国年龄最大(58岁)的“换心人”,也有已存活10年零10个月,并仍每天都在打破心脏移植术后存活时间“全国记录”者。(聂松义;付然华虹 )
由夏求明教授带领的哈医大附二院心脏移植课题组,于1986年开始进行心脏移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在研究中,他们大胆地将心脏移植手术中容易导致吻合口狭窄的房后壁内翻缝合,改进为全外翻式吻合,以保证吻合口管腔内壁光滑,确保术后吻合口通畅,防止血栓形成。他们还深入地研究了国内外3种心脏移植术式(标准法、全心脏移植法和双腔法)的优劣,发现后两种术式能保持供心心房解剖形态和术后心脏传导系统的完整性,可明显改善右心功能。在研究中他们还证实,患者手术前若有肺动脉高压症状,术后易发生急性右心衰竭。对此,他们总结出一套能有效防止患者术后出现早期排斥反应及各种并发症的方案和措施,使我国心脏移植技术开始步入成熟阶段。)9[+3g', 百拇医药
针对心脏移植手术中心肌保护的问题,他们在实验的基础上,将以往用4℃低温停搏液直接灌注常温供心,使供心首次停止搏动,改为用15℃停搏液进行首次心肌灌注,待心脏停搏后再全量灌注4℃停搏液,以此攻克了传统方法可导致心脏痉挛和冠脉挛缩这一难题;在进行心脏移植、吻合时,他们采用持续温血停搏法,缩短了供心完全性缺血的时间,起到了保护心肌的作用;通过研究,他们还提出了心肌保护液中的含钾量,以20~25毫克/升最为适宜的这一标准。)9[+3g', 百拇医药
此外,他们通过对大鼠注射野百合碱,成功地建立了慢性右心衰竭动物模型,并以此揭示出,在右心衰竭形成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和肿瘤坏死因子起重要作用——这一发现对临床预防和治疗心脏移植后早期右心衰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们还成功地建立了异位同种心脏移植的动物(大鼠)模型,并经进一步研究发现,应用胸傧赴蜃贤庀哒丈洌梢猿晒Φ赜盏即笫蟮拿庖吣褪埽凰怯貌煌?br>的实验模型和移植方法证明,心脏缺血区的移植细胞不但能够存活,还能与宿主细胞结合,从而改善心脏功能。)9[+3g', 百拇医药
从1992年至今,该院施行了10例心脏移植手术,有8名患者术后长期生存。其中,有我国年龄最大(58岁)的“换心人”,也有已存活10年零10个月,并仍每天都在打破心脏移植术后存活时间“全国记录”者。(聂松义;付然华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