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42180
与“非典”过招
http://www.100md.com 2003年4月17日 长江日报
     这段时间,“非典”―――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综合最新信息,SARS的元凶极有可能是已经变异的冠状病毒。

    资料显示,冠状病毒的致病力一般较弱,常常寄生在鸟类、家禽的呼吸道及猪肠、牛肝、牛肾、鼠肝等哺乳动物的内脏里,一般不侵犯人体的下呼吸道,也不会引起人体发热等临床症状。此次所发现的“SARS战争的头号罪犯”很可能是已经“变脸”的冠状病毒,由于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对其尚未来得及“识别”,缺乏“预警系统”,没有迅速地建立起强大而有效的免疫防线,所以,它特别容易欺负那些抵抗力弱的人群。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收集到的“SARS战场”上的第一线“战报”:96%的SARS是可以自然痊愈的,因为SARS的感染力有逐代减弱的趋势,即第二代感染患者的症状比第一代感染患者的症状轻一些的流行病学特征,且我国感染的SARS患者已经有八成康复出院。所以,我们只要搞好自身健康建设,远离“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2周前曾经到过SARS流行的地区,或2周前曾经密切接触过患有SARS的人),就可以掌握与SARS作战的主动权。

    以下是具体的防御对策:

    日常起居对策:确保室内空气流通,要经常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因SARS病原体以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且以近距离(约3~5米)的飞沫传播为特征,患者咳嗽后所形成的气雾、飞沫等微小颗粒可以在空气中停留约4~6小时。

    流水防御对策:经常用流水和肥皂洗手,时间最好超过1分钟,且不要忽略手指皮肤的皱折之处及指甲缝。因为SARS病原体还可以通过密切接触传染。呼吸道减负对策:盐水漱口,及早戒烟,减少主动或被动的吸烟行为;多到树丛、湖畔等空气负离子丰富的地方,多吸入氧气,尽量少吸入各种物质燃烧后的废气,以确保呼吸道健康。日常营养对策:多吃一些营养高、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柑橘之类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为体内生产大量抗体提供“原料”;多饮水,不酗酒,以利于呼吸道内的痰液稀释和排出。基本健身对策:每天坚持户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强化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提高机体的耐寒及抗病能力。

    睡前最后一招:用热水泡手和脚,使之温热,约10分钟左右,通过神经反射使上呼吸道、鼻咽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增强局部抵抗力,确保睡眠时间在8小时以上。外出对策:尽量少去人多拥挤、人声嘈杂、空气污浊、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要注意保暖,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防感冒;要避免淋雨受寒、疲劳、醉酒等。

    医院探视对策:最好不去医院探视患者。

    药物对策:千万不要将网上处方、“北京秘方”、“广东偏方”全盘照抄地服用,因为各地气候差异、人体遗传的特质不同、个人的脉象差异,每个人所用的各种中药汤头,理当根据具体病情变化酌情加减。

    心理对策:避免盲目模仿某些不科学的社会行为,如哄抢某种药品、药方、商品等非理性社会行为。

    相关链接

    “非典”症状与体征

    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通过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若检查结果阴性,1-2天后应予复查。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疑似“非典”须具四个条件

    专家提醒,不必稍微有点咳嗽或者感冒,就怀疑自己得了非典型性肺炎。因为春季比较常见呼吸道感染,一些典型的肺炎、支气管炎都可能发生。但是如果出现发高烧,伴有咳嗽、全身乏力、肌肉疼痛,以致头疼这些症状,又到过非典型性肺炎发病的地区,接触过类似的病人,那就应该立即到医院检查。

    高度疑似非典型肺炎还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有近期到过该病流行区史或密切接触过病人;

    2、验血白细胞1万以内,甚至进行性降低;

    3、胸片有不同程度的阴影;

    4、抗生素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远离非典型肺炎关键在预防。而一旦怀疑感染也不必惊慌,尽快去医院。这看似平常,但对于控制病情是有效的。

    别忘多吃含维C丰富的水果哟。

    来源:长江日报 , 百拇医药(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教授 廖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