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0763780
走出“唯设备论”怪圈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19日 《当代健康报》 2003.06.19
     ■本报记者 刘芳

    现代医学的高度发达有赖于医学科学技术手段的突飞猛进。但是,在相当一部分医学影像学检查项目至今仍未实现“平民化”的今天,患者常有一些疑虑萦绕在心头:医生开的检查单适合我吗?操作CT、磁共振,甚至PET设备的人水平行吗?能诊断清楚我的病吗?花这么多钱做这些检查有必要吗?……

    72岁的著名医学影像学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陈星荣教授是我国医学影像学界的权威,在国内率先将DR、CT、MRI和DSA等先进影像学设备和技术应用于临床。陈老曾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和《介入放射学杂志》主编及多家杂志的编委,培养了大批医学影像学高级人才。

    一次难得的机会,记者在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采访了陈老。面对许多患者的疑虑,陈老表示充分的理解。他坦率地说,现今,在医学影像学技术用于诊疗疾病的过程中,医生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被忽略了。

    “唯设备论”怪圈怪在哪儿

    目前,全国CT机达3000多台,许多县、区级医院也已配置,但是作为影像诊断方面的重要手段,并不是每台CT机的功能都得到充分发挥。陈老痛心地说,医学影像学在我国各个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每年我们都会产生大量废片,尤其是在县区级医院。患者一次拍片不清楚,还要再拍第二次、第三次,到另一家医院就诊还要再次拍片,这不仅造成影像学资源的浪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