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医理真传
编号:10717485
肾气解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11日 德明中医
     先生之解可谓经典也。

    人身即是一团气,本自元气。元气得自先天,寄寓命门,阴阳未分,为人身阴阳之根基,有元阳、真阳、真阴、命门之火等称谓,后天为之充养而不能加。元阳耗尽,生命即止;元阳不守,生命即危。

    元气缘父母之精血而肇基,感天地阴阳之气而演为脏腑经络、气血皮肉,感天一寒水之气而为肾,感地二火热之气而为心。水火立极,阴阳鼓荡,中气出焉,所谓三也。中气启水而为肝,水生木也;火炼中气而为肺,土生金也。金木成而形体备矣。

    所谓肾气者,元气之始生也,故为后天之根,而内寄元气。然元气者,非肾气也,元气为本,肾气为用。肾气有阴阳,由肾阳看去,元气即是真阳;由肾阴看去,元气则为真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人身之气水为基,故后天之根根于水,而先天之根根于气。故后天之本在藏,先天之本在化,后天之气的原动力在于先天之气,先天之气不可再生,故寿命有极时。肾气不能秉先天之气而用,则命即息。

    此为肾气通于先天之一端,肾气之充养缘自脾土,肾气之使用推于肝木,肾气之收藏有赖肺金,肾气之动作在乎心火。此五端皆有阴阳,肾阳温脾而肾阴受滋,肾阳使肝而肾阴有用,肾阳鼓肺而肾阴得藏,肾阴济心而肾阳不息,肾阴肾阳合于先天则为一。

    阴阳五行经义

    ——中医的理性及其道本质

    论曰:中医独传阴阳,阴阳本出“实”际;国学同契五行,五行中寓“道”理。

    一、楔子

    本论的主题,是围绕着阴阳五行经义展开的,目的是想以此为切入点,就国故整理及中医的科学化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本人的这些想法,并不一定成熟,谨表而出之,以就正于同道,望大家能畅所欲言,使问题的探讨深入下去,这将是作者的最大愿望。

    毋庸讳言,我的专业本是西医,但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却不妨对中医及中国传统文化有些业余的兴趣。当然,本书的关注中医,并不是出于实用主义的目的(当然也不排除用中药治病),而只是想重点谈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中的基础——阴阳五行的真正含义。是想放在国学背景下,回顾一下先民所谓的“阴阳相贯如环”《灵枢·营卫生会》的“阴阳循环论”的古义,展望一下“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旁”《素问·玉机真藏论》的“五行藏象说”的前景(五行藏象说,绝不同于“人心土藏,居身之中”《说文解字》的实体脏位观),看一看中医到底可以对世界医学做些什么贡献,中医又有哪些自己独特的优势?

    ——先交个实底,其实,中医有着比西医更完善、更系统的理论体系,并且相对更容易把握,只是可能由于某些人文或封建政治影响而至于阴阳理论失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4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