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关注
编号:10764516
手足口病危害到底有多大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28日 《当代健康报》 2003.08.28
     本版采写 明心 刘芳

    SARS流行过后,大众及媒体对许多传染病、流行病变得越来越敏感、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盲目恐慌。

    目前某些地方小范围流行的手足口病其实是一种老病,早在1957年就已经发现,起初是在加拿大首次报告,195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也曾发生过流行。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生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的流行。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始见该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西宁、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道。

    ◆随机调查◆

    该如何看待手足口病

    个案采访一:

    吴先生(公务员):现在也不知怎么了,疾病的发生好像没完似的,上半年SARS刚完,现在手足口病又接上了。人类真是多灾多难啊。本来,SARS疫情过去后,我们全家人想到外地去旅游旅游,放松放松的,这下可好了,又得在家里憋上一段时间了。
, 百拇医药
    点评:

    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天都有疾病的发生,包括许多传染病、流行病,在卫生疾控部门,经常有疫情报告,只是广大市民感觉不到而已。因为,我国各级疾病监督控制部门的防病及医护人员会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将许多传染病、流行病遏制在萌芽状态。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媒体的引导对市民认识和了解疾病以及对疾病的态度至关重要。一些病,媒体报道了,市民知道的就多些,了解的也就多些。

    个案采访二:

    刘女士(公司职员):这几天我从报纸上得知手足口病正在流行,很是害怕,听说孩子容易传染这种病,我已经不让自己的孩子上幼儿园了,在家先待一段时间再说,我只好请假在家里看孩子。公司里的事虽然很多,但我没办法,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和家人要紧。

    点评:
, 百拇医药
    人们现在缺乏的就是对许多疾病的科学的了解,所以,普及卫生知识,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是必需的,而且是迫切的。只有人们对许多疾病了解了,才能正确认识疾病,才能消除不应该有的恐惧心理。一位医学专家曾感叹说,恐惧疾病比疾病本身更可怕!

    记得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我的一个朋友,听说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人不少,他就主动进行了乙肝疫苗的接种,后来,在一次查体中,他的办公室里还真有人查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他吓得不得了,和同事接触,也都小心翼翼,并产生想调走的心理。这件事说明了人们对这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其实,只要打了乙肝疫苗,产生了乙肝抗体,那么,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甚至是乙肝慢性患者密切接触时自然就是没问题的。因为你的身体里面产生了对付乙肝病毒的抗体。同样的道理,由于人们对手足口病的了解不是很多,甚至是一知半解,才导致了现在本来一个普通的传染病,人们也充满了恐惧。这种恐惧心理,实在是没必要。

    个案采访三:

, http://www.100md.com     胡先生(出租车司机):手足口病我已经知道了,但我不怕,怕什么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嘛!只要把身体练得棒棒的,什么也不怕!吃好喝好玩好,管它呢!

    点评:

    这倒是位满不在乎的汉子,其实我们对待疾病,也应该像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战略上要藐视它,战术上要重视它,既不能过分恐惧,也不能过分满不在乎。尤其是在不了解疾病的相关防治知识的情况下,就盲目乐观和不在乎,其实也是不可取的。手足口病过去很多老百姓对它很陌生,所以,更要多了解些必要的防治知识。

    ◆解惑答疑◆

    防治手足口病,难吗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 百拇医药
    本病国外1957年已有报道,我国于1981年始见于上海。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达20多种,以柯萨奇病毒A16和肠病毒71型最为常见。

    手足口病如何传播

    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是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以飞沫形式经呼吸道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或借助被污染的生活用具,经口传播;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水传播,并常造成流行。

    手足口病流行多发生于婴幼儿

    人群普遍易感,受到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因本病隐性感染率高,故流行多发生于婴幼儿,4岁以内占85%~95%。流行期间,幼儿园、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集聚发病的现象。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 http://www.100md.com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潜伏期一般2~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起病急,发热38℃左右,主要侵犯儿童的手、足、口、臀四个部位。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口腔黏膜疹出现较早,初起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面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继之,手足远端部位出现斑丘疹或水疱(水疱内有浑浊液体)。皮疹无痛、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愈后不留痕迹。值得注意的是,手足口病虽主要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但病毒同时会侵犯心脏、脑、肾等重要器官,并致严重的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

    本病至今尚无特殊预防方法,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

    一是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二是托幼机构等单位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患者,及时隔离治疗。三是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于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四是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五是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孩子疲劳,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六是加强医院的预诊,设立专门门诊,严防交叉感染。
, 百拇医药
    本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治疗,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的中草药、维生素B和C等。有合并症的病人可肌注丙种球蛋白。应加强患儿护理,做好口腔卫生。食物以流质、半流质为宜。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弛张性麻痹等,应加强观察,不可掉以轻心。

    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

    可用金银花、板蓝根、连翘各6克,黄连3克,煎水漱口。痛甚、牙龈红肿者,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手足红肿明显,可用黄芩、黄连、丹皮各10克,红花6克,煎水浸泡。瘙痒者可用生地、丹皮、板蓝根、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忍冬滕20克,红花6克,煎水清洗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

    手足口病和口蹄疫是一回事吗

    口蹄疫和手足口病当然不是一回事,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传染病,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 百拇医药
    1.病原体不同:口蹄疫的病原体是口蹄疫病毒,它属于人畜共患的病原体;而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各地流行中常见的病原体是柯萨奇病毒A16型。

    2.传染源不同:口蹄疫病毒只会引起偶蹄类动物如牛、羊、猪、鹿、骆驼等发生,成为人患口蹄疫的传染源,只有先出现兽的疫情,才有可能使人患病;而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携带肠道病毒的人,属于人类传染病。

    3.传播途径不同:口蹄疫是通过接触病畜口腔、蹄冠部的溃烂瘢,经皮肤黏膜感染的,偶尔也有食用了病毒污染而又未加热(巴氏消毒)的奶感染的。因此,人患口蹄疫是极为散在地发生的;而手足口病是由于接触了病人,通过日常生活用品、食具、玩具的污染经口感染的,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可出现不同规模的流行。

    4.发病人群不同:不同人患口蹄疫决定了与病畜的接触,发病人群的年龄广泛;而手足口病主要是幼儿传染病,3岁以下患儿占绝大多数,很少有超过5岁以上的。

    5.症状体征不同:口蹄疫起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疱疹损害两大特征;手足口病大多无热或低热,仅有呼吸道感染和口腔黏膜疱疹及手指、足部、臀部、膝部丘疹。,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