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寻医问药 > 诊疗室
编号:10763889
大肠癌误诊误治15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11日 《当代健康报》 2003.09.11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0例,女5例,年龄17~59岁,40岁以上12例,占67%。1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盲肠癌1例,降结肠癌3例,乙状结肠癌3例,直肠癌5例。行根治切除5例,姑息切除4例,肠造瘘3例。另有3例因直肠癌晚期,失去手术机会。15例误诊病例误诊为肠炎、痢疾、痔疮各1例,肠梗阻3例,消化道穿孔2例,嵌疝1例,乙状结肠扭转3例,肠套叠1例。

    2.讨论 大肠癌误诊原因甚多。①防癌意识淡薄,缺乏对大肠癌应有的警惕性。本组病例80%有黏液血便和里急后重病史,70%有慢性不全肠梗阻表现。由于病史询问不细,主观臆断,误断为肠炎、痢疾,盲目治疗。有1例系内科医师,慢性腹泻两年,从未认真检查,自误认为阿米巴痢疾,长期服中西药治疗,明确诊断时已属直肠癌晚期。因此,必须加强防癌宣传,提高防癌意识。对原因不明的大便习惯改变、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患者不要凭印象诊断,而应做进一步检查。直肠指检方法简便易行,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②缺乏癌性梗阻的基本知识。大肠癌后期常引起肠道梗阻现象,而多数患者此时病情急重,难以详细检查,以致于原发病灶常被掩盖。术前不能明确诊断,常按良性梗阻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术中发现为肠癌时已措手不及。一般说来,小肠梗阻多为良性梗阻,是由粘连、扭转、嵌疝、套叠等多种机械因素所引起,起病急。X线平片上,胀气肠袢多在脐周,呈鱼骨刺样或阶梯状液平面。结肠胀气不明显。胃肠减压效果较好。大肠梗阻多为癌性梗阻,起病缓慢,常有较长时间不全性肠梗阻病史。X线平片上,结肠胀气明显,可见结肠袋,胀气结肠在梗阻处突然中止,胃肠减压效果不满意。左半结肠由于管腔小,大便干结,发生癌肿时,梗阻症状出现较早,但位置深,在腹部难以扪及肿块。右半结肠管腔大,内容物稀薄,后期出现梗阻,多数可扪及肿块。熟悉癌性梗阻这种特点,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减少误诊机会。③术中探查不细。大肠癌后期常引起许多继发性改变,如肠梗阻、肠穿孔、腹外疝嵌顿、肠扭转、肠套叠等,均需手术治疗。术中不应满足一个诊断而草率处理,应仔细地按常规进行腹腔探查,特别是全程肠管的探查,注意穿孔肠管的远端常有梗阻。腹外疝嵌顿常是癌性肠梗阻后腹内压增加所致。肠管扭转和套叠,肿瘤很可能是其诱因。在本组误诊的某些病例中,如能在初次手术时,仔细探查,早期发现原发病灶,而作出相应处理,不少患者可以免受再次手术之苦。(安徽省嘉山县医院外科 主任医师 钟如良),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