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国际化任重道远
我国中药处境尴尬,实现国际化任重而道远,抢占国际市场时不我待
中药在我国源远流长,相传数千年至今经久不衰,一直起着治病救人的作用。尤其是在西药尚未传入中国之时,中药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即使在西药相当发达的今天,中药“老兵新传”仍在继续发挥其固有的作用,特别是在治疗慢性病方面,中药有着独到的疗效,杏林向来有“偏方一剂,气死名医”之说。但是,如今的国际中药市场已不再是我国中药打天下了。我国中药处境尴尬
尽管我国拥有约4000种中药品制剂,但在国际市场上的覆盖率仅为3%~5%。而日本的汉方药制剂仅有210个,在国际市场的覆盖率却达到80%,处方主要来自我国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料的75%又由我国输入。由此可见,我国的中药生产、科研和贸易已落后于日、韩等国家。
那么,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有关专家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工艺、质量、临床研究和与国际接轨四方面。目前,我国中药的生产工艺虽有一定的进步,但离现代化医药工业优质化生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中药原料来自天然,又多为人工分散采收、加工,受天气、地域差别及人为影响因素很大,原料、半成品及最终产品离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还有一段很大差距。缺乏严格的质量监控标准和良好的监控方法,很难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稳定性;中药产品的疗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从整体上应当予以肯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