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报告中“TP、ALB、GLB、CHE”有何意义
肝功能生化指标中反映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的主要有血清总蛋白测定(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及血清胆碱酯酶(CHE)测定,其临床意义如下。
1.血清总蛋白(TP)增高见于如下情况:(1)血液浓缩总蛋白浓度可相对增高。见于严重腹泻,呕吐,高热,休克和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等;(2)蛋白合成增加:主要是球蛋白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
2.血清总蛋白(TP)及白蛋白(ALB)降低见于如下情况:
(1)肝细胞损害可影响总蛋白与白蛋白合成。常见的肝脏疾病有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白蛋白减少常伴有γ球蛋白增加,白蛋白含量与有功能的肝细胞数量呈正比,白蛋白持续下降,提示肝细胞坏死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治疗后白蛋白上升,提示肝细胞再生,治疗有效。总蛋白<60克/升或白蛋白<25克/升称为低蛋白血症,临床上常出现严重浮肿及胸腹水。
(2)营养不良。如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不良。
(3)蛋白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蛋白丢失性肠病,严重烧伤,急性大失血等。
(4)消耗增加。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甲亢及恶性肿瘤等。
(5)血清水分增加。如水钠潴留或静脉补液过多。
3.球蛋白(GLB)增高常见于:
(1)慢性肝脏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球蛋白增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
(2)M蛋白血症。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等。
(4)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疟疾,麻风病,黑热病及慢性血吸虫病等。
4.球蛋白(GLB)降低:主要是合成减少,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等。
5.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正常值为1.5~2.5/1,当A/G<1时称A/G比例倒置,见于肝功能严重损害。
6.血清胆碱酯酶(CHE)来自于肝组织中,在肝细胞内合成。肝脏受损时,此酶合成减少,以至其活性降低,长期的酶活性降低往往提示肝病预后不良,是反映肝脏蛋白合成功能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在肝硬化,肝癌时,CHE活性明显降低。
正常参考值
TP:60~87g/L(双缩脲法)
ALB:35~55g/L(溴甲酚绿法)
GLB:20~35g/L
CHE:4300~13000u/L(37℃连续监测法), http://www.100md.com(孙华宝)
1.血清总蛋白(TP)增高见于如下情况:(1)血液浓缩总蛋白浓度可相对增高。见于严重腹泻,呕吐,高热,休克和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等;(2)蛋白合成增加:主要是球蛋白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
2.血清总蛋白(TP)及白蛋白(ALB)降低见于如下情况:
(1)肝细胞损害可影响总蛋白与白蛋白合成。常见的肝脏疾病有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白蛋白减少常伴有γ球蛋白增加,白蛋白含量与有功能的肝细胞数量呈正比,白蛋白持续下降,提示肝细胞坏死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治疗后白蛋白上升,提示肝细胞再生,治疗有效。总蛋白<60克/升或白蛋白<25克/升称为低蛋白血症,临床上常出现严重浮肿及胸腹水。
(2)营养不良。如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不良。
(3)蛋白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蛋白丢失性肠病,严重烧伤,急性大失血等。
(4)消耗增加。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甲亢及恶性肿瘤等。
(5)血清水分增加。如水钠潴留或静脉补液过多。
3.球蛋白(GLB)增高常见于:
(1)慢性肝脏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球蛋白增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
(2)M蛋白血症。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等。
(4)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疟疾,麻风病,黑热病及慢性血吸虫病等。
4.球蛋白(GLB)降低:主要是合成减少,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等。
5.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正常值为1.5~2.5/1,当A/G<1时称A/G比例倒置,见于肝功能严重损害。
6.血清胆碱酯酶(CHE)来自于肝组织中,在肝细胞内合成。肝脏受损时,此酶合成减少,以至其活性降低,长期的酶活性降低往往提示肝病预后不良,是反映肝脏蛋白合成功能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在肝硬化,肝癌时,CHE活性明显降低。
正常参考值
TP:60~87g/L(双缩脲法)
ALB:35~55g/L(溴甲酚绿法)
GLB:20~35g/L
CHE:4300~13000u/L(37℃连续监测法), http://www.100md.com(孙华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