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走进医学
编号:10764767
药物的人体之旅(上)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29日 《当代健康报》 2004.01.29
     □副主任医师 程树元

    生了病吃药,这是我们的常识;而药到病除,则是我们的最大希望。可是你知道药物是如何治疗疾病的吗?怎样合理地用药才能药到病除呢?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药物作用的对象正是人体的细胞。药物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或与细胞膜上的受体接触后,通过各种化学反应而使身体恢复健康。

    药物是如何到达体内,治疗作用完成后又是怎样排出体外的呢?这就要从药物治疗的三大要素: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说起,我们可形象地称之为“药物的人体之旅”。

    旅途的第一站——胃

    药物口服后,经过食管,就到了胃。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能分泌消化液和胃酸,因而胃内始终保持酸性环境。药物来到胃内之后,第一步就是吸水溶解,转化成液体状态,以便于药物的吸收。因此,药物溶解速度的快慢,会直接影响药物起效的时间。有些药物如水杨酸、阿司匹林、巴比妥等,与胃液形成的酸性化合物,基本上就由胃和肠壁所吸收。对于某些不易溶解的药物,专家们想出很多办法解决,如在药片的表面划上小沟,并在沟内涂上速溶剂或吸水物质,以加速药片的溶解。另外,像胃痛片一类的药片,因与胃液作用,能迅速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并反过来与药物中的枸橼酸钠和碳酸氢钠产生剧烈反应,使药片溶解很快,所以止痛效果也就来得很及时。
, 百拇医药
    胃作为人体的消化器官,在消化食物的同时,对药物也起到破坏作用,破坏的程度取决于药物自身的性质。当药物与食物同服时,由于食物消化需较长时间,势必导致药物在胃内停滞时间延长,加大了胃液对药物的破坏作用。因此,除少数药外,一般药物均是在饭前或饭后半小时服用。某些药物包上糖衣,这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胃壁(药物对胃有刺激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胃酸的破坏。对于某些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的药物,如抗生素类和酶类药物,装入肠溶胶囊中,可以在胃中停留3小时不被破坏。为了便于小孩服用,某些药物被制成了糖丸。将上述药物捣碎或溶于水后服是不科学的。

    旅途的第二站——血液

    药物在胃里溶解后,就会被消化道的血液吸收,吸收的速度与药物的浓度和药物自身的性质有关,同时也取决于消化器官的吸收面积。人的胃表面积大约为0.1平方米~0.2平方米,肠壁的表面积达100平方米,而且肠壁中的血管更加丰富,因此绝大部分药物是在小肠中吸收入血的。药物进入血液后,面临的另一个更大的挑战就是药物的“首过效应”。因为从消化器官流出的血液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然后再流向全身各处。而肝脏是人体的忠诚卫士,它含有非常强大的酶系统,对于任何进入人体的异物都会毫不留情地给予攻击,药物当然也不能例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肝脏的“首过效应”。当然不同的药物性质不同,首过效应的大小也不一样。对于那些首过效应大的药物,就只能另寻他路了。通过直肠给药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因为流经直肠的血液只有1/3经过肝脏,例如妇产科使用的一些栓剂和软膏剂等脂溶性药物,就是用这种方法。这些药物在人体正常体温下就能溶解吸收。还有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可通过舌下含化吸收,这同样是一种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但目前能采用这种方法的药物还很少,不具有普遍的意义。

    19世纪捷克科学家帕拉瓦茨发明的注射器,堪称医学史上的创举。它为药物开辟了一条卓有成效的新途径,这就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皮下、肌内和静脉注射,它的突出优点是疗效迅速,没有首过效应;缺点是药物制作工艺复杂,使用起来不如口服方便,而且易引起交叉感染。,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