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8017
科技之光折射名校风彩——北京大学医学部2003年科研工作结硕果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28日 《中国医药报》2004.02.28
     2003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7项,是其历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助经费最多的一年;另获科技部“八六三”、“九七三”项目以及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科研项目、其它部委和北京市科研项目共计76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38项,完成科技成果登记54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2003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8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4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3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的SCI论文共257篇,列全国高等学校医学门类SCI论文数量的第一位,其中244篇论文的平均影响因子为1.982,影响因子大于5.0的论文共19篇。本版从北大医学部上述科研成果中,采撷部分代表之作,以折射其绚丽多彩的科技光芒。

    北大一院揭示血管内皮损伤机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钧华、唐朝枢教授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归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的资助下,开展了“血管内皮损伤机制及其保护的实验研究”。该研究近日获得2003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血管内皮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旁分泌及代谢器官,是一个重要的多功能界面。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均存在血管内皮的损伤。血管内皮损伤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发病环节及病理生理基础,而有效改善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是根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环节。

    上述研究人员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高脂、高糖、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等众多危险因子,对血管内皮损伤的细胞及分子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获得以下成果:从形态学及功能学上揭示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内皮受体LOX-1介导了ox-LDL对内皮细胞的损伤;HCY及高糖损伤内皮舒张因子途径(L-Arg——NO),使精氨酸(L-Arg)转运与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下降;动脉粥样硬化(AS)时,红细胞L-Arg——NO受损与血管内皮细胞变化一致,这有可能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液学检测指标。

    在内皮损伤的保护策略方面,研究人员集中探讨了内皮损伤的内源性保护机制,发现内源性抗损伤物质——金属硫蛋白(MT)及牛磺酸,可拮抗HCY对血管内皮的损伤;C-型利钠利尿肽(CNP)、白细胞介素10(IL-10)、一氧化碳(CO)、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等内源性物质,可以不同方式拮抗血管内皮损伤。

    有关专家认为,该研究紧密结合临床,着重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发病环节——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及其保护进行系列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心脑血管疾病本质的认识,并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1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