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7529
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耐药率上升(加强抗感染药物监测 临床药学展现异彩)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27日 《中国医药报》2004.03.27

[点击上图放大]

     抗生素滥用及致病菌耐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同时也增加了临床抗感染治疗的复杂性,使得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寿命越来越短,医生在选用抗生素时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对耐药性的研究显示,耐药基因是决定耐药性的关键因素,而耐药的产生和泛滥程度则随地区、医疗单位和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产生这一现象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某一抗生素用量及其变化与细菌对该药耐药率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呢?我们通过对本院1994~2002年临床分离的1993株大肠埃希菌的头孢类抗生素耐药趋势与该类药物[研究包括5种头孢类抗生素,分别是头孢唑啉(CZL)、头孢呋辛(FRX)、头孢噻肟(CTX)、头孢哌酮(CFP)、头孢他啶(CAZ)]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发现,该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具有广泛的耐药性。)8}+3f', 百拇医药

    大肠埃希菌是临床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该菌的耐药性变化反映了致病菌的变化趋势。细菌耐药性数据显示,该细菌对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逐年增高。耐药率的增长比用药频度(DDDs)增长幅度大,这一趋势与头孢菌素临床用量的大幅度增加是一致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是引起细菌产生多种新的β-内酰胺酶并导致耐药性的主要原因。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β-内酰胺酶中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影响力较大的一类。它可破坏包括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在内的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我院自从1999年开始监测此酶以来发现,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比例已从14%上升为2002年的26.1%。虽比国内部分地区报道的39.3%略低,但其上升速度快。)8}+3f', 百拇医药

    CTX-M型ESBLs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欧洲被发现以来,成员不断增多,遍及世界多个地区。它在体外对CTX高度耐药,但对CAZ敏感。我院大肠埃希菌产生CTX-M亚型ESBLs较多,这与CTX的耐药率上升幅度大于使用频度,CAZ的使用频度上升幅度大于耐药率有关。另外,从监测的数据来看,虽然这5种头孢类抗生素的使用频度变化不一,耐药率却一致性地向上发展,今后仍有继续上升的可能,除CAZ外,这些药物临床使用效果将逐渐受到影响。)8}+3f', 百拇医药

    耐药性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药物自身的特点,如药代动力学、抗菌活性、对耐药机制的敏感性等无疑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但某种药和/或某类药的用药频度、临床用药管理模式等,也同样影响耐药性。有研究显示,医院内多年坚持有规律地循环使用抗菌药物,有利于保持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的疗效,减少耐药产生。)8}+3f', 百拇医药

    解放军总医院药材处药库主任、主管药师 裴保香)8}+3f', 百拇医药

    图为解放军总医院药材处的科研人员在工作中的情景。)8}+3f', 百拇医药

    方翼 提供(裴保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