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7368
个体化切削提升视觉质量——韩国专家朴奎洪博士谈波前像差技术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6日 《中国医药报》2004.04.06
     3月29日,来自美国、墨西哥以及我国台湾和大陆数十家医院的60多名眼科医生在北京参加了一场眼科准分子激光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就这种已经在临床应用了10余年的屈光不正矫治术(LASIK)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研讨,并在北京爱康医院观摩了韩国眼科专家朴奎洪博士结合波前像差技术进行的LASIK手术实况。^4?*]a:, 百拇医药

    朴奎洪博士是韩国最大的眼科医院,星光圣母眼科医院的院长。^4?*]a:, 百拇医药

    他曾经成功完成LASIK手术两万多例、白内障手术1万多例。在研讨会上,朴博士指出,从人类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密度推算出来的人眼的极限视力可达3.0以上,但由于进化的原因,人眼器官的光学性能出现退化,导致各种像差的产生,如球差、离焦、散光、慧差等。因此人眼视力只有1.5或更差,且这些像差不能被眼镜等屈光矫正器所矫正。^4?*]a:, 百拇医药

    朴博士表示,新研究显示,眼球的像差对近视眼的影响尤为强烈,有40%的近视眼患者,其平均波前像差的影响相当于150度近视。传统的LASIK手术后,通过视力表检查矫正结果并不能准确判断视觉质量的优劣。他解释说,同样是两个矫正视力为1.0的人,他们真正的视觉质量可能存在巨大差别,虽然都能分辨出字母“E”的开口方向,但字母“E”在他们眼里可能一个是清晰、边界分明的,另一个是模糊、边界雾化的。^4?*]a:, 百拇医药

    波前像差技术是一种检查技术,利用特定仪器可以清晰地显示患者的“眼睛指纹”(Waveprint)。它通过测量整个视路的像差,而不仅仅是瞳孔表面的光折射,对像差进行量化检查,还同时测量球柱屈光病变,医生就可以得到每一个患者的个体化视觉像差信息。然后,医生将这些像差测量信息与常规LASIK术前检测信息汇总分析,就可以使准分子激光手术达到个体化切削的高度,矫正患者已有的高阶或低阶像差,进一步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他强调说,经波前像差检查发现术前有高阶或低阶像差的近视眼患者约占近视眼总数的10%~20%。^4?*]a:, 百拇医药

    在北京爱康医院大厅里,众多与会专家通过视讯系统观摩了朴博士实施的配合波前像差检查数据的LASIK手术。手术进行15分钟后,顺利结束。^4?*]a:, 百拇医药

    ■本报记者 徐述湘(徐述湘 )